宋青書怎麼死的(張三豐親手擊斃宋青書,真的是掌門之爭陰謀嗎?)

2024-07-21宋青書

張三豐是武當派創派祖師,古往今來兩大宗師之一,一手開創了影響深遠的武當派,自創了武當一派武功。

而宋青書是武當派第三代弟子,武當派二代弟子、武當七俠之首宋遠橋之子。

在武當派三代弟子中,宋青書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未來掌門繼承者不二人選,如果不出意外,他將來會繼承掌門之位,成為江湖上話語權最重的人物之一。

宋青書其實非常了不起,在張無忌和周芷若崛起之前,他是江湖上最傑出的青年才俊,年紀輕輕就練就了一身不俗武功,在江湖上頗有俠名,江湖同道還給他取了一個名號,叫做「玉面孟嘗」。

僅從他的名號便可看出,他這人廣交朋友,長得非常帥氣,在江湖上名聲很好。

此外,宋青書還很聰明,頗有領導能力,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滅絕師太和殷梨亭等長輩在場的情況下,他都能被推舉為施號發令之人,而且敏銳分析戰場局勢,率領峨嵋派加入戰鬥,以最快的速度擊敗了明教一方。

對於宋青書的能力,滅絕師太都非常嫉妒、羨慕,感嘆峨嵋派無此青年才俊。

宋青書能力出眾,又是武當派嫡系,日後注定前途無限,只可惜光明頂一戰後,他對週芷若一見鍾情,愛而不得的情況下,誤入歧途,一錯再錯,最終身死名裂。

萬安寺之戰後,宋青書與週芷若分別,心中甚是思念,於是夜間偷窺峨嵋派女弟子寢房,想要見週芷若,結果剛好被七師叔莫聲谷發現。

宋青書宋青書劇照

江湖中人,最不恥的就是淫賊,且不說武當派這種名門正派,就算是一些邪派人士,都非常看不起這種人。

武當派門規極為嚴格,特別是對女色方面,當初張翠山見殷素素,一直以禮相待,便可見一斑。莫聲谷這人非常正直,憤世嫉俗、脾氣暴躁,他見宋青書如此無恥,拔劍就要砍了他清理門戶。

宋青書心裡害怕,畏罪潛逃,莫聲谷一路追殺,結果一時大意,不小心被宋青書聯合陳友諒殺害。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宋青書已經無法回頭,加之想要得到週芷若,被陳友諒利用,背叛武當派,加入了隘幫,並且大逆不道想要謀害太師父張三豐和父親宋遠橋,以及諸位師叔。

後來陳友諒在。

少室山英雄大會(屠獅大會)時,宋青書被二師叔俞蓮舟一招雙峰貫耳打成重傷,經過張無忌救治撿回了一條命,但隨後被送上武當山,被張三豐一掌擊斃。

宋青書犯下那麼多大罪,武當派清理門戶是合情合理,似這等不忠不義不孝之徒,完全是死有餘辜負。

張三豐身為當時的武當派掌門人,由他出手擊斃宋青書,完全是合情合理。

至於其中是不是有陰謀,咱們接下來再說。

陰謀論的出發點,是武當派的派系之爭,也就是爭奪掌門之位。

那麼武當派有沒有派系之爭呢?

筆者個人認為,武當派並不存在派系之爭,因為不具備形成派系之爭的條件。

張三豐生平收有七位弟子,合稱“武當七俠”,分別是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

嚴格來說,真正有機會繼承張三豐掌門之位的人,只有兩位。第一位是老五張翠山,也就是張無忌的父親,他是張三豐最器重的弟子,欽定的衣缽傳人;第二位是老大宋遠橋,他資歷最老,在師兄弟中最有威嚴。

如果張翠山還在世,那他極有可能繼承掌門之位,但宋青書背叛師門時,他早已過世了。

俞蓮舟武功雖高,但他根本無力挑戰宋遠橋的地位,而且他也沒有那個心思。

如果不出意外,宋遠橋會繼任張三豐的掌門之位,其他師兄弟也不會有異議,因為包括俞蓮舟在內的其他人,都很尊敬、擁護宋遠橋。

宋青書是宋遠橋之子,也是武當派第三代弟子中的第一人,他日後繼承宋遠橋的位置,也是板上釘釘的事。

這是正常情況下,武當派掌門人繼承的順序,基本上是已經定好了,並不存在有派系之爭的情況。

而張三豐之所以要親手擊斃宋青書,是因為除了他已經沒人能出手了。

宋青書

前面說過宋青書的罪狀,武當派清理門戶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不然無法肅清門規,讓門下弟子和江湖同道信服,告誡後人。

宋遠橋是宋青書的生父兼師父,也是武當派的實際管事人(當時張三豐已經不管事了),本來清理門戶由他親自出手才對,但他實在下不去手,那能出手的人,便只剩下張三豐了。

武當七俠其他人不好下手,也下不去手,他們可以不顧宋青書,但不能不考慮宋遠橋的感受,這也是俞蓮舟在少室山英雄大會,關鍵時刻收力沒有直接打死宋青書的原因。

張三豐是長輩,又是名義上的武當派掌門人,還是創派祖師,定下門規的人,宋遠橋愛惜兒子不捨得下手,那也只能讓他來做這個壞人。

至於為何要革除宋遠橋掌門弟子的位置,那是因為他也有罪,教子無方,導致莫聲谷慘死。

綜上所述,張三豐親手擊斃宋青書並沒有陰謀。首先,宋青書該死,也必須死;其次,宋遠橋不捨得下手,那就只能由張三豐下手。筆者個人認為,這其中的原因,就是這麼簡單。

那宋青書能不能不死呢?

答案是肯定的,不能。

首先,宋青書是武當派創派以來第一個叛徒,他不死的話,對武當派的門規是個挑戰,一個門派的立派之本就是門規,如果門規不嚴,就無法服眾,也無法給後人樹立榜樣。

宋青書

其次,宋青書不死,宋遠橋就活不下去了,因為莫聲穀不能白死,張翠山的悲劇,張三豐肯定不想再看到。

所以,宋青書之死是必然的。

為何斷定張三豐親手擊斃宋青沒有陰謀?

首先,張三豐時期的武當派是金庸先生筆下最正面的門派。

不論是張三豐還是武當七俠,都是非常正直的人,一直堅持行俠仗義,擁有高尚的俠義精神。而且他們之間的關係很親密,師徒如父子,師兄弟之間比親兄弟還親。

像武當派這樣的門派,涉及到這種事情,會有一些考慮,但絕對不會有陰謀。

其次,《倚天屠龍記》寫的就是男人之間的感情,張三豐和武當七俠之間的感情就是代表。

在小說後記中,金庸先生寫道:事實上,這部書情感的重點不在男女之間的愛情,而是男子與男子間的情義,武當七俠兄弟般的感情,張三豐和張翠山之間、謝遜和張無忌之間父子般的摯愛。

武當七俠情比金堅,都可以為了對方去死,會因為愧對兄弟而自盡,怎麼可能存在派係之爭。

最後,新修版中,刪除了張三豐親手擊斃宋青書的一段。

張三豐親手擊斃宋青書,是連載版與三聯版中的設定,在新修版中,金庸先生刪除了這一段,改成宋青書被送到武當山後,在張三豐、宋遠橋面前激動之下牽動傷勢而死。

金庸先生不會無故修改,既然他改了,那表示他不想因為這一段,讓讀者懷疑張三豐與武當七俠之間的感情。

所以,筆者斷定張三豐親手擊斃宋青書並無任何陰謀。

宋青書《倚天屠龍記》

三版小說雖有差別,但大同小異、主題不變。那張三豐親手擊斃宋青書一事,自然就是因為宋青書該死,而張三豐合情合理清理門戶。

要說其中有陰謀,那是不對的,但其中肯定有張三豐的一些考慮,肅清門規那就不說了,那是必須要做的,此外就是愛惜徒弟宋遠橋,讓他在對莫聲谷的愧疚之情中解脫,斬斷他的輕生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