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01{/否}
到今年5月18日,twins組合成團已經整整21週年。
整整21年,從來沒有宣布過解散,但是twins從2008年後合體的作品已經非常少拋除各種花邊新聞,她們的合體作品存在感非常低。
粉絲們一直很好奇她倆當年和英皇到底簽了多少年的合約,英皇始終沒有正面回應過。
只記得十幾年前傳阿嬌與當時的男友訂婚,媒體說她還有14年長約,按時間算應該就是到2022年為止。
常聽說英皇的合約≈賣身契,這種20年長約,對藝人來說,大概真就是一輩子了吧。
十八九歲簽名的時候一定不太明白這代表什麼。
這二十年市場和粉絲變化也有好幾個輪迴了,她們早早就走紅,又在短短幾年裡從天上跌落到深淵,好不容易爬出來,驀然發現二人已經是年近四十的「暮年」藝人了。
{不}02{/否}
twins轉戰內地是這兩年的事,眼見著錯過了內娛發展黃金期,兩個人才在經紀人霍汶希的安排下慢悠悠地搭上內地最火綜藝的車。
浪姐三宣傳照
胡杏兒拖家帶口殺到內地已經站穩腳跟,謝霆鋒來內地當廚子工作賺錢雙豐收,張智霖袁詠儀牢牢靠住了芒果台已經翻紅了好幾遍,再看佘詩曼,已然成為港台藝人敬業的標竿。
浪姐都到第三季了耶,同門師姐鄭希怡與白冰第一季就來了。如今熱度大不如前,清朗行動之下明星過日子如履薄冰,總之她倆算是錯過了翻紅的黃金時期。
鄭希怡和白冰
要說金牌經紀人霍汶希女士不重視她倆,好像也不是,twins與容祖兒一起做了旅行節目《因為是朋友呀》也是霍女士出品策劃的。
《因為是朋友呀》
經紀人霍汶希自己說過,從twins簽約出道到現在20年都是她在帶,三個人一同工作了這麼久,互相見證了彼此成長,關係已經像親人一般。
霍汶希的工作能力外界評價褒貶不一,但是誰也無法否認她的運氣和頭腦都很好,尤其是運氣。
身為經紀人出道帶的第一個藝人就是自帶話題的星二代謝霆鋒,接著是自己還沒反應過來就紅了的twins。
魯豫大咖一日行
20年前霍汶希也很年輕,說她有什麼前瞻性都是後來的媒體硬要給她加的光環。
這年頭都知道明星藝人能不能走紅都是玄學,說白了都是老天爺安排的。
不信你看王心凌,明明是來划水的,一個不小心就喜提了十個熱搜。流量來了擋也擋不住,被新冠折磨了三年的觀眾,不喜歡女明星扯頭花了,他們喜歡懷舊。
霍汶希會不會包裝明星不知道,她確實很懂包裝自己,帶明星來內地發展,自己也順便上了不少大大小小的節目,我什至有個錯覺,在內地,她比自己帶的藝人曝光度還要高。
有關霍汶希的影片截圖
《因為是朋友呀》不算成功,一部分原因可能與三個人語言水平有關係,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說內地普通話偶爾塑料很可愛,一直塑料就是挑戰觀眾的耐性,口條不順導致節目節奏緩慢,粉絲們追著追著就累了,就連上訪談節目彈幕都在吐槽阿Sa說話怎麼會那麼慢。
前有大小S與阿雅範曉萱一起做的《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一對比更覺得香港藝人在語言上有些吃虧,自然也要下更大的功夫。
twins與容祖兒
{不}03{/否}
香港藝人雖然敬業,但只要稍稍統計一下老牌港星,李若彤也好,張曼玉也好,關之琳也好,還有早早息影嫁人一些高質量港星諸如郭藹明,關詠荷,利智等等。
這些本可以在自己的事業上留下更多經典作品的女明星女演員,一部分早早息影,另一部分對談戀愛非常執著,情路坎坷並且屢敗屢戰。
年輕時的twins
與香港男星相比,女星的人生重心很明顯都沒有放在自己的演藝事業上。
這或許是跟當時香港的輿論環境有關,看似發達的香港,上世紀70年代才廢除了一夫多妻制,社會和媒體對女性演藝人員的評價也及其苛刻,可以說是厭女的教科書式社會模板。
即使到了2000年,twins這種80後女孩出道之時輿論似乎也沒有什麼進步。時至今日對女性的蕩婦羞辱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女孩子們,時時被教育要找個對自己好的男人,然後嫁給他生幾個兒子相夫教子,而2008年以後的阿嬌,似乎不配再擁有這個「女人最好的歸宿」了。
照片事件對阿嬌的影響實在太深了,之後這十幾年,她一直活在陰影之下,孤立無援,她是受害者,但是卻被要求在不同場合一次又一次地道歉。
志雲飯店
事業幾乎停滯的阿嬌,後來掙扎著重新出發,事業當然一落千丈。
在大大小小的採訪被問到是否想結婚,她都很大方承認自己非常想。
這些年她遇見了幾個或好或壞的男朋友,結婚又離婚,面對媒體她總是保持著最謙卑的姿勢。
阿嬌的婚禮
或許她明白,靠著向外索取要來的安全感,不如自己給自己來得紮實。只是她自己沒有能力給自己。
她內心始終是那個擁有漂泊童年的小女孩,一直沒有長大。
在大陸提倡晚婚晚育的上世紀80年代,阿嬌的媽媽18歲生了她,第二年阿嬌的父親就去世了,媽媽為了生活不得不把年幼的她寄養在不同的親戚家。
漂泊自卑的童年似乎刻在了基因裡,早早就預告了阿嬌顛沛流離失所的一生。
還是想說那句老話:有人用童年治癒一生,有人卻用一生治癒童年。
而阿嬌缺的,並非那個與誰都可以建立的家,她缺乏的是童年的家,那個有愛她的爸爸媽媽的家。
{不}04{/否}
照片事件之後twins的一切活動都停止了,阿嬌處在輿論漩渦中,另一個成員阿Sa算是被牽連,現在設身處地地想,當年她心中一定是非常委屈的。
被迫單飛了兩年後,阿Sa與當時的丈夫出席記者會宣布4年婚姻結束。那是一個明星藝人結婚必須得隱婚是年代,至此,兩人的清純少女形象徹底無法再繼續經營下去了。
阿Sa的童年,比阿嬌要幸福得多,雖然父母離異,但是她自小跟著父親長大,衣食住行都被安排得很好,母親也沒有缺席過她的成長。
阿Sa的父親叫蔡就勝,曾是香港風盛興業文娛公司的執行官,妥妥的圈內人,與鄭中基的爸爸鄭東漢也是好友。
我曾經對阿Sa百科裡這段詞條很是不解,為什麼篤信「名校出良才」的爸爸可以放任女兒十幾歲就踏入娛樂圈這個聲色場,如果這個前提有爸爸保駕護航,那一定是不一樣的。
所以你會在訪談中看到twins姊妹倆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性格和處世哲學。
阿嬌回憶自己剛剛簽約英皇參加活動,一個人坐在門旁邊等著大家,即使是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她的言語中依舊透著膽怯,而阿Sa,會大大方方走到她身邊與她主動打招呼說你好面熟。
阿嬌說她在工作上沒有任何發言權,而阿Sa說她會在工作中據理力爭,從不妥協。
粉絲常說twins兩姊妹塑膠姊妹花,我可不可以說,她們本來就沒有生活在同一個緯度,如果當年阿嬌沒有被英皇發掘,或許她們這一輩子都不會有交集。
阿Sa據理力爭的底氣是爸爸,那阿嬌有什麼?她只有幼兒園轉學六次的童年經驗。
有文章曾讚美阿Sa活得隨心所欲,問題是誰不想活得隨心所欲呢?並不是誰都有隨心所欲的資本。
離婚後阿Sa這十年,主要拍電影,唱歌,在香港的發展總體上平穩,這或許是她遲遲沒有轉戰內地,並不著急學習普通話的原因,她可以選擇努力一點,不努力也沒關係。
私人感情方面,與同門藝人陳偉霆相戀五年後無果,目前與一位富三代感情穩定。
阿Sa說她從來沒有想過不做這一行,因為她面對的和阿嬌所面對的,本來就不一樣。
05
或許是香港娛樂業真的不行了,總之twins姐妹已經來到了上海,並且打算定居,在很認真地繳社保等買房,阿Sa說繳夠社保積分也不夠,所以只能買二手房。
想不到明星也有買房的煩惱,莫名覺得自己與大明星又近了一些(摀臉.jpg)!
結束了一段短暫婚姻,阿嬌已經從低落情緒中走了出來,發胖再變瘦,到了40歲這個節點,她終於不在嫁人這件事上執著了。
身為粉絲很想為她鼓掌,把眼前普通的日子過好,對構建自己的安全感是好事。
或許結婚這一題也是屬於她的成長教育。
私心上,即便知道人的成長需要靠自己,還是很希望從原生家庭獲得很多能量的阿Sa可以多鼓勵一下阿嬌,讓她更自信更坦然地面對未來。
畢竟對於阿嬌,阿Sa是那個她希望把捧花親手送到她手上的最重要的朋友。
也是那個「因為她來,我才來」的永遠並肩作戰的姊妹。
生活多變幻,老天爺發牌或許有偏愛,但努力生活,總歸還是沒有錯的。
希望twins在浪姐玩得自在愉快❥(^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