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詩人,告訴我們:樂觀積極是所有人生而有之的天賦。
他便是亞洲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泰戈爾。
2020年5月7日,是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誕辰159週年,他的詩作或許你聽過不少,「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天空雖不曾留下痕跡,但我已飛過。
泰戈爾與中國一直有著不解之緣,今天,我們不妨來回顧下那些經典的故事。
中國情結
1881年,20歲的泰戈爾發表著名論文《在中國的死亡貿易》,嚴厲譴責英國在中國傾銷鴉片。用文字這種特殊的武器,表達了自己對中國人民的支持。
1916年,泰戈爾訪日期間,在日本東京大學發表演講,公開譴責日本軍國主義者侵略山東的惡劣行徑。
1938年,為支持中國抗戰,泰戈爾曾以五百盧比發起捐款活動,並書寫長信《致人民書》,鼓舞士氣。
1956年,周恩來總理曾這樣評價泰戈爾:泰戈爾不僅是對世界文學作出了卓越貢獻的天才詩人,還是憎恨黑暗、爭取光明的偉大印度人民的傑出代表……中國人民永遠不能忘記泰戈爾對他們的熱愛,中國人民也不能忘記泰戈爾對他們艱苦的民族獨立鬥爭所給予的支持。
訪華旅程
泰戈爾三次訪問中國,開啟二十世紀初中印文化交流。
1924年,接受梁啟超等人講學社的邀請,泰戈爾來到中國訪問。泰戈爾訪華歷時一個半月有餘,回國後將在華期間發表的多次演說編輯成冊,於1925年以《在中國的演說》為題出版。
1929年3月,在藉道去美國和日本講學之際,泰戈爾第二次來到了上海,由鬱達夫和徐志摩同往碼頭迎接。
1929年6月,泰戈爾訪歐歸來,探望徐志摩夫婦,入住徐志摩家中。
泰戈爾經典作品
{不}1.{/否}
我聽見迴聲,來自山谷和心間
以寂寞的鐮刀收割空曠的靈魂
不斷地重複決絕,又重複幸福
終有綠洲搖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生來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敗,妖冶如火
承受心跳的負荷和呼吸的累贅
樂此不疲
{不}2{/否}
我聽見音樂,來自月光和胴體
輔極端的誘餌捕獲飄渺的唯美
一生充盈激烈,又充盈純然
總有回憶貫穿世間
我相信自己
死時如同靜美的秋日落葉
不盛不亂,姿態如煙
即便枯萎也保留豐肌清骨的傲然
玄之又玄
{不}3 {/不}
我聽見愛情,我相信愛情
愛情是一潭掙扎的藍藻
如同一陣淒微的風
穿過我失血的靜脈
駐守歲月的信念
{不}4 {/不}
我相信一切能夠聽見
甚至預見離散,遇見另一個自己
而有些瞬間 無法把握
任憑東走西顧,逝去的必然不返
請看我 頭置簪花,一路走來 一路盛開
頻頻遺漏一些,又深陷 風霜雨雪的感動
{不}5 {/不}
般若波羅蜜,一聲一聲
生如夏花,死如秋葉
還在乎 擁有什麼
還在乎 擁有什麼
{不}6{/不}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愛你
而是愛到痴迷,卻不能說我愛你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愛你
而是想你痛徹心脾,卻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愛,卻不能夠在一起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
不是彼此相愛,卻不能夠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愛無敵,卻裝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樹與樹的距離
而是同根生長的樹枝,卻無法在風中依賴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樹枝無法相依
而是互相瞭望的星星,卻沒有交會的軌跡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星星之間的軌跡
而是縱然軌跡交會,卻在轉瞬間無處尋覓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瞬間便無處尋覓
而是尚未相遇,注定無法相聚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飛鳥與魚的距離
一個在翱翔天際,一個卻深潛海底
{不}7{/不}
假如時光已逝,
鳥兒不再歌唱,
風兒也吹倦了,
那就用黑暗的厚幕把我蓋上,
如同黃昏時節你用睡眠的衾被包裹大地,
又輕輕合上睡蓮的花瓣。
路途未完,行囊已空,
衣裳破裂污損,人已精疲力竭。
你驅散了旅客的羞愧和困窘,
使他在你仁慈的夜幕下,
如花朵般煥生機。
在你慈愛的夜幕下甦醒。
許多批評家說,詩人是「人類的兒童」。在現代的許多詩人中,泰戈爾更是「孩子的天使」。
他的詩正如這個天真爛漫的天使的臉;看著他,就“能知道一切事物的意義”,就感得和平,感得安慰,並且知道真愛。
有些人看到下雨天,心情就會變得很落寞。但泰戈爾說:“眼睛為她下著雨,心卻為她打著傘,這就是愛情。”
當我們遇到不公平的事,往往只是抱怨和憤怒。但泰戈爾說:“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迷茫時,我們常常驚慌失措。但泰戈爾說:“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是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
對於愛情,我們常常感到不滿足。但泰戈爾說:“只要我有了她,即使在這個世界上我只有一塊立錐之地,我也會心滿意足。”
他的詩歌,就像一雙溫柔的手,穿越百年而來,為你撥開雲霧,重現滿天的陽光。
「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場對種種困難無盡無休的鬥爭,一場以寡敵眾的戰鬥。」
「當我們熱愛這個世界時,才真正活在這個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