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有四位影響力卓著的啟蒙思想家,其中王夫之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身為明朝遺民,他對明朝忠心不改,在其詩詞中體現出濃厚的愛國情操。他又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直接體現在其詩詞之中。他也是一位哲學家,人生的深刻內涵滲透於詩詞之中,因而讓其詩詞具備深厚的內涵。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這位明末清初文人、思想家的十首詩詞,體會其文字的魅力與內涵,相信你會被觸動。
王夫之出生於明朝萬歷年間,他有個別名叫王船山,因而被世人稱之為「船山先生」。他的父親王朝聘也是學者,曾跟隨當時名氣大噪的大儒學習各領域知識。幼年時期,王夫之跟隨自己的哥哥王介之學習,後來跟隨父親、師傅學習文學。由於生活在王朝更替時代,王夫之為人忠誠,對明朝死心塌地,極力抗擊清兵入侵。明朝最後也沒能起死回生,王夫之未選擇投身於清政府,於林泉終老。
縱觀王夫之的一生,可以用「倔強」來形容。在他最富激情和理想的年歲裡,是明朝處於風雨飄搖之的時代,他悲痛明朝“行將就木”,親身經歷抵抗入侵。當張獻忠攻入衡州後,他開始了逃亡生活,因而隱姓埋名,隱藏於荒野。直到南明覆滅,他不肯做清朝順民,反清復明的那種「倔強」是其一生的信仰,即便失敗了也不屈服。
在避難的生活中,王夫之失去親人,失去朋友,因此在他的存世詩詞中,有不少關於緬懷至親的作品,並訴說自己的孤苦伶仃,體現孤獨之情,尤其對自己愛妻的懷念,真讓人動容。要知道,在王夫之孤獨之情的背後,體現的是王夫之的高貴情操、崇高的品德與文化底蘊,因為孤獨與我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他站在製高點,俯瞰百姓生活,為了國民生計他出謀劃策,為了救國,他捨身跳入抵抗的“漩渦”,這種精神是值得稱讚的。
在特殊時代下,王夫之的詩詞有很深的寓意,他並不是拿詩詞作為戰鬥的手段,他是透過委婉曲折的方式反襯出來的。王夫之常運用山水作為託物言志,以古喻今來藉題發揮,加之其他修辭方式的運用和歷史典故的襯托,讓詩詞更加隱晦含蓄,如果不細品,很難理解王夫之的真實用意,而且還會讓人感到霧裡看花的感覺。
不可否認的是,王夫之的山水是非同尋常的,文字看似純粹的景物描寫,實質上是帶有明顯的政治傾向,從而在文字中折射出愛國主義情懷。因此,他的山水詩是時代下的強音,代表王朝更替,或說明朝文人的不屈服的聲音。另外,王夫之寫過不少關於詠花、詠鳥等詩詞,這類作品以託物言志為主,借詩歌抒發孤憤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王夫之喜歡用典,借用典故,以古喻今,旁敲側擊表達自己的情思。他所用的典故,並不會讓人感受到累贅,珠聯璧合,妙趣無窮,讀完讓人不得不豎起大拇指,而且側面體現出王夫之的博學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
據記載,王夫之於1619年10月7日出生,今天是這位明末清初文學家、思想家403週年誕辰,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筆下的十首詩詞,體會其愛國情懷,體會其遠大的志向,相信你會對他頂禮膜拜。
即事有贈
王夫之〔明代〕
青門綠野兩情忘,柳宅桃津一徑。
四海交窮憐白髮,雙星夜永看珠光。
梅香早透朧朧月,酒坐寒侵款款霜。
詠史已驚開竹素,挑燈無事話滄桑。
清平樂 詠螢
王夫之〔明代〕
夕風乍定。冉冉穿著芳徑。
曲沼欲尋鴞並。卻是伶俜孤影。
來回柳岸苔陰。不知露冷更深。
幾點殘星未落,一彎斜月初沈。
一剪梅 春晚
王夫之〔明代〕
妒花風雨在花前。
開也堪憐,落復何言。
愁魂斜嚲淚珠懸,
弱蒂難堅,紅影難圓。
何事迷香雙蛺蝶。
浪向東園,魂夢相牽。
誰知不是養花天,
試聽啼鵑,春在誰邊。
搗練子 詠愁
王夫之〔明代〕
剛有緒,又無端。
細雨千絲月半彎。
一寸眉棱千障壓,
不教人放片時閒。
攤破驕溪沙 夏景
王夫之〔明代〕
隱隱輕雷掛虹,
平田高下與溪通。
溪外罩魚人影,落波中。
屐齒泥融雙印直,
葛衣風漾一襟松。
回看西峰峰外,半青紅。
西江月 春日野興
王夫之〔明代〕
草綠黃犢歸晚,溪平白鳥飛低。
小池春藕半沈泥。漸近梅酸天氣。
昨日社逢雨止,今年閏放春遲。
寒深茸母短芽稀。未與山廚做美。
點綥唇 月桂
王夫之〔明代〕
蟾館飛英,隨他月在秋長在。
凍雲如黛。幻出香嚴界。
曾訂青娥,有誓深如海。
春光改。清芳縹緲。還與山礬賽。
減字木蘭花 春怨
王夫之〔明代〕
落花飛絮。只有閒愁吹不去。
雨雨風風。消受殘春一夢中。
蒼煙碧靄。一望迷離天似海。
燕燕鶯鶯。盡說離愁話不成。
相思子
王夫之〔明代〕
無識自有情,咫尺銀河渡。
不問許多時,渠還在何處。
萍鄉中秋同聖功對月
王夫之〔明代〕
白頭還作他鄉客,不負青天只月明。
自笑漁樵非泛宅,聊聊鴻雁有新聲。
晶瓶浸魄一雙影,玉鏡當心無限情。
莫為銀蟾增悵恨,孤清直上即瑤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