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簡介代表作品(徐悲鴻:人生精彩的那些事)

2023-01-16徐悲鴻

徐悲鴻在畫室中作畫

徐悲鴻(1895年-1953年),原名徐壽康,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著名藝術家、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他學貫中西,將西方精湛的寫實技巧融匯到繪畫之中,為中國藝術的革新與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先後在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等院校任教,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徐悲鴻從小跟隨父親徐達章學習繪畫,同時學習詩文、書法、篆刻等,打下了深厚的傳統文化基礎。他擅長人物、走獸、花鳥,尤其擅長畫馬。他一直提倡國畫革新,強調寫實主義,將西畫技法服務於中國畫,尤其是對光線、造型以及解剖結構等的獨特理念與教學,對中國畫影響巨大。其代表作品有《愚公移山》《八駿圖》《田橫五百士》《泰戈爾像》等。

與任伯年的畫,一張換一張

徐悲鴻一生崇拜任伯年,自說是任伯年“後身”,因任伯年死的那天,正是徐悲鴻出生之日。想不到,任伯年五十六歲去世,徐悲鴻也只活了五十八歲。

徐悲鴻收藏了許多任伯年作品,由於徐悲鴻不願賣畫,生活拮据,見到任伯年的畫,只能拿自己的畫作和別人交換。最初,徐畫三、四張才換任畫一張,後來逐漸減少,到四十年代,一張徐畫就能換任畫一張。

1950年代的徐悲鴻

徐悲鴻也為任伯年編寫了年譜。他在其中評論道:「任伯年繪畫最精彩處,在對嘴和腳的描繪,挺拔而有力。」

徐悲鴻認為,古今真能作寫意畫者,必推任伯年為極致。在《任伯年評傳》中,徐悲鴻指出:「學畫必須從人物入手,且必須能畫人像,方見工力。及火候純青,則能揮寫自如,遊行自在。……故舉古今真能作寫意畫者,必推伯年為極致」「伯年於畫人像、人物、山水、花鳥,工寫、粗寫,莫不高妙,造詣可與並論。畫法正軌,得發展達此高超境界」。

請砍枯枝朽木

1929年9月,徐悲鴻由蔡元培引薦,就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徐悲鴻上任後聘齊白石為教授。

當時的北平畫壇,死氣沉沉,以摹仿古人為能事,保守勢力相當頑固。木匠出身的齊白石大膽創新,變革畫法,可惜,卻得不到多少回應,北平畫壇對他一片冷嘲熱諷。

當徐悲鴻乘坐四輪馬車來到齊家時,齊白石為其誠心所感動:“我一個星塘老屋拿斧子的木匠,怎敢到高等學府當教授呢?”

「您豈能教導我徐悲鴻的學生,也能教我徐悲鴻本人啊!」徐悲鴻說,「齊先生,我徐某正要藉您這把斧子,來砍砍北平畫壇上的枯枝朽木!”

1946年,徐悲鴻、齊白石與北平美術界同仁合影,其中大部分為北平國立藝專教師

齊白石第一次沒有答應,徐悲鴻又第二次登門請他,直到第三次去,白石老人才答應了這個請求。從此,年齡相差31歲的兩人就結成了忘年交。後來在保守勢力的攻擊下,徐悲鴻辭職回到南方,兩人依依惜別。徐悲鴻寫信給齊白石說,你要是畫了好畫就一定給我留著,我寄錢來買你的畫。後來,徐悲鴻收藏了白石先生的數百幅精品。

齊白石專長畫蟲草花,尤工蝦蟹。畫蝦蟹,細緻入微,活靈活現。水墨任意揮灑,卻是筆筆淋漓盡致。而徐悲鴻擅長素描、油畫和中國畫,主張中西結合,但兩人曾合作過同一幅畫,並引為知音。齊白石曾欣然賦詩“我法何辭萬口罵,江南傾膽獨徐君”,以此感佩徐悲鴻的知己之慨。

徐悲鴻不穿綢緞衣

徐悲鴻從小家貧,十七歲就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擔。為替父親醫病,家裡變賣了一切能賣掉的東西。但有一天,當徐悲鴻要去參加鄉親的婚禮時,母親卻小心地打開一個紙包,拿出一件她親手縫製的綢衫說:「我沒出嫁的時候就養蠶,自己卻沒有穿過綢衣,我們家裡也從來沒有人穿過綢衣。笑意。徐悲鴻異常驚愕地看著母親,他從未見過母親眼睛裡有過如此激動和幸福的光彩。

徐悲鴻穿上綢衫,去參加婚禮。酒宴上,忽然有人驚叫了一聲:「哎喲,什麼東西被燒著了?」徐悲鴻低頭一看,自己的綢衫正冒著一縷青煙呢!原來,鄰座一位客人不慎把沒有熄滅的煙頭扔到了徐悲鴻身上。徐悲鴻連忙用手指彈掉煙頭,可嶄新的綢衫上卻留下了一個瓶口大小的窟窿。

徐悲鴻難過極了,感到對不起母親。從此以後,他便發誓不穿絲綢、不吸香菸。他成名之後,許多朋友見他一身布衣,紛紛贈送他做工精巧的綢衫,但徐悲鴻都一一婉言謝絕了。 (本文以徐悲鴻相關人物軼事編輯整理)

徐悲鴻 鐵錨蘭

81cm×47cm 紙本設色

1939年 北京徐悲鴻紀念館藏

款識:芝蘭王者香,乃有傾城色。蕭蕭易水寒,白虹上貫日。吾友黃君曼士居南洋既久,好聚異 Hayes,尤多蘭科植 物。此花雖無香開輒經月,夭矯上指,有凌空之勢,特為賦色,寄我閒情。廿八年歲始,悲鴻客星洲。

鎢印:好德(白) 悲鴻之印(白) 中心藏之(白)

徐悲鴻 印度牛

89cm×59cm 紙本設色

1942年 北京徐悲鴻紀念館藏

款識:壬午大暑,追寫印度之牛,於良(涼)風也。悲鴻。

鶴印:悲(朱)

徐悲鴻 牛浴

130cm×75cm 紙本設色

1938年 北京徐悲鴻紀念館藏

款識:廿七年夏,在桂林近郊寫所見。悲鴻。

鎢印:東海王孫(白)

徐悲鴻 雙鴨

113cm×33cm 紙本設色

1938年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

款識:廿四年春日,悲鴻戲筆。

鶴印:悲鴻(白)

徐悲鴻 蕉雀

143cm×39cm 紙本設色

1938年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

款識:廿七年大暑,懷故園,悲鴻。

鎢印:東海王孫(白)

徐悲鴻 暗香浮動

102.3cm×60cm 紙本設色 1941年

款識:暗香浮動。辛巳元日,悲鴻為則民三哥寫。

鶴印:悲鴻(朱)徐(朱)

徐悲鴻 鵝

107.3cm×73cm 紙本設色

1935年 中國美術館藏

款識:悲鴻,乙亥大寒。

鶴印:徐悲鴻(白)

徐悲鴻 松鷹

130.5cm×77.5cm 紙本設色 1936年

款識:長翮如刀劍,人寰可超越。乾坤空崢嶸,粉墨且蕭瑟。丙子歲闌,悲鴻錄老杜句。芸樵先生雅正。悲鴻敬贈。

鶴印:徐悲鴻(白)悲鴻之印(白)長頗頷亦何傷(白)

徐悲鴻 雄雞高唱

91.3cm×61cm 紙本設色

1942年 貴州省博物館藏

款識:德純賢兄、淑謙仁嫂共賞。壬午大暑,悲鴻寫,良(涼)風埡山居。

鎢印:東海王孫(白)

徐悲鴻 鳳仙雙倍雞

101cm×39cm 紙本設色

1934年 北京徐悲鴻紀念館藏

款識:廿三年秋,悲鴻。

鶴印:悲鴻(朱)

註:圖文來自網絡,僅為交流分享,侵刪。

美術史知識大全藝術內容推廣計畫 :

如果你是藝術家?

歡迎透過圖文讓美術史君的粉絲們認識你!

如果你是藝術愛好者

歡迎分享你的藝術趣聞與觀點、見解!

如果你是藝術機構

歡迎分享你們的展訊和推薦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