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琳簡介資料醫師(煙台氍璜頂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仲琳:以「心」詮釋大醫精誠)

2023-01-22仲琳

膠東在線11月15日訊(通訊員李成修崔方榮)「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學科帶頭人」、 「心內女超人」…在身邊眾人的眼中,仲琳身上有很多鮮明的標籤。然而面對諸多的榮譽稱號,她僅淡然處之。回首從醫的二十六年間,卻自覺只有三件事最值得驕傲:

練就了一身過硬的綜合性臨床診斷治療技能;

堅持為每位心臟病患者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人文關懷也從未鬆懈;

培養年輕醫師不遺餘力,因材施教,嚴厲之中卻又盡量滿足每個人的發展願景。

煙台氍璜頂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仲琳,帶領整個科室團隊披荊斬棘,一路向前,用「心」詮釋大醫精誠的深刻內涵。

仲琳(右二)與團隊討論病患病情

一份信任,架起醫病真情「連心橋」

“我負責治病,而你,只負責相信我。”

半年前,當生命垂危的複雜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王女士,聽到仲琳主任的這句話時,一顆原本慌亂不已的心,瞬間被安撫了下來。

半年後,王女士一襲連身裙,腳踩高跟鞋,神采奕奕,滿面紅光的找到仲琳主任進行複診。你很難想像站在眼前的這名患者,曾因患有嚴重的冠心病,幾進幾出加護病房。

「冠狀動脈多支病變,左主幹病變,慢性冠狀動脈閉塞,心臟功能不好,還患有糖尿病等多種基礎病,胸悶異常,就連睡覺都躺不下。」仲琳回憶著患者剛進醫院時的狀態與治療過程,這名患者轉到心外科後心功能惡化很快,仲主任當即立斷,啟動了複雜冠脈團隊診療模式。與心外科團隊、ECMO團隊、重症團隊等參與了手術。在上述團隊做好前期準備基礎上,由心內科複雜冠脈學術帶頭人李留東半小時結束手術。

由於手術治療方案精準無誤,王女士定期復診,恢復良好。 「仲主任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我的定心丸,我把心交給仲主任,我也只相信她。」她和家人把對仲琳主任最真摯的感謝,凝聚成了一面紅色錦旗。而像這樣的錦旗還有很多,這一面面錦旗承載著每位病患的信任,架起了醫病之間的「連心橋」。連心橋上累累碩果,閃耀著醫病之間以心交心的光芒。

「能讓病人依賴你,信任你,看著原本生命垂危的病人能獲得新生,健健康康地從醫院走出去,這份成就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的。」仲琳說,為了對得起這份信任,作為一名醫者,唯有以更精湛的醫術去拯救病人的生命。

仲琳(左二)團隊在查房

將心比心,「雙心治療」成效顯著

心梗後心衰竭合併焦慮的患者,因怕活動量增加後導致胸悶加重,長期靜養。然而這又直接導致她的活動耐受性明顯下降,稍事活動後即有胸悶不適。這讓仲琳深感遺憾,她甚至有些自責:是不是自己的病患教育沒做到位?難道心臟病患者就不能再過正常人的生活了嗎?該如何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

「將心比心吧,作為一名醫者本就應該站在病人的角度上,考慮到他們的感受。」一身白衣,真誠樸實的仲琳說話時,眼裡透出一股子堅定的信念。

從醫二十六年,仲琳掌握了國際上先進的冠心病介入治療技術。在為無數患者解決身體上病痛的同時,她也越來越重視對患者心理的疏導。這名一直紮根在臨床第一線的心臟內科醫生,對病人的人文關懷從未缺席。 「和這位患者一樣,有些做過心臟手術的病人在復健過程中特別容易出現心理障礙,心理因素與心臟疾病的關係密不可分。」她說,對於所有心臟疾病患者,都應重視精神心理幹預,以更好地促進康復。

為此,她帶領科室開啟了心臟病治療的另一個領域——心臟康復,其主要內容有五大處方:藥物處方、運動處方、心理處方、營養處方和戒菸處方。推動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的“雙心治療”,也成為整個心內科團隊為心臟病患者打造的最新治療方向。

在心臟復健中心,仲琳對那名心梗後心衰竭合併焦慮的患者做了心理評評,提示有中度焦慮。心臟復健團隊給予患者相關知識宣教後,給予心理疏導結合抗焦慮藥物口服,同時進行心肺運動評估精準指導患者運動量,達到既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又不誘發心臟病發作的目的。該患者在醫師指導下逐漸增加運動量,現焦慮完全消失,活動量明顯增加,心肺評估的相關指標接近正常人水準。

仲琳在診查患者

優良傳統,讓她真正「以院為家」

仲主任常說,很慶幸自己能一直在心內科這個有著優良傳統的大家庭裡學習、進步。特別是歷任老主任們精湛的醫療技術和超強的執行力,已經將整個科室緊緊凝聚在一起。每位醫生將心中對團隊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都紛紛付諸行動。

「剛卸任科室行政主任的張傳煥主任,爐火純青的臨床醫術一直業內標桿。」仲琳細數著心內科諸多醫學精英各自的「拿手本領」:李建平主任的電生理射頻消融及左心耳封堵技術在業界領先;任法新主任的主動脈瓣狹窄TAVR手術在煙威地區心內科做到了第一,省內前列,李留東主任的慢性閉塞病變的逆向治療做到了國內前列的術者位置,還有孫曉建、初紅霞、米少華、田苗主任,在各自專業領域中大放異彩的同時,傾心“傳幫帶”,為年輕的醫生們傾囊相授畢生所學。

讓她自豪的心內科護理團隊,也有著優秀的傳統,是個敢於奉獻的團隊。今年,該團隊獲得了2020年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心血管護理及技術培訓基地認證,心臟復健中心獲得全國心血管疾病管理能力評估與提升工程CDQI國家標準化心臟復健中心的認證。在醫院領導與行政職能部門的支持下,其他肺血管中心與心臟瓣膜中心正在建設中,與急診科聯合進行的心衰中心正在準備過程中—–中心與基地的建設的背後,也都與這個優秀的醫護團隊密切相關。

煙台氍璜頂醫院心血管內科人才濟濟,仲主任向記者介紹,科室所有的副主任都是博士研究生,都有國外研修經歷,而這也離不開醫院多年對心內科團隊的培養。該科所年開展心臟介入診治手術10000餘例。其中,在國內率先開展經皮冠脈介入治療、射頻消融治療、起搏器植入、經皮主動脈瓣置換術、經皮肺血管球囊擴張術等,例數居省內前列,國內領先。其中,逆向技術開通慢性閉塞性病變病例數多,成功率高。心內電生理達全國20,省內前列。

但這諸多優秀的人才和沈甸甸的手術數字,並沒有讓仲琳鬆懈分毫。科室良好的工作氛圍讓一直她以院為家,同時也在激勵她不斷鞭策自己:怎樣才能帶領這個積極向上的團隊做的越來越好,走的越來越遠?

仲琳(中)醫護團隊

全力以赴,帶領團隊「醫」路向前

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併發症多,對健康危害極為嚴重,特別是急性心肌梗塞,常來勢兇猛。心內科的醫生,常被形容成「與死神賽跑搶時間」。

「全力以赴與時間賽跑,靠的是整個團隊的過硬本領和敢拼敢贏的精神。」仲琳主任說這話時底氣十足。她帶領科室以提升醫療品質為重中之重,精準診治,診斷方面在遺傳性疾病檢測與研究中心、心臟超音波團隊影像學及病理科的大力支持下,逐漸把複雜病、少見病罕見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另外,繼續進行右心導管檢查。 2007年進行冠狀動脈內血流儲備分數FFR檢查, 2012年進行冠狀動脈腔內影像學檢查,充分發揮這些傳統的優勢檢查手段有利於更精準評估右心血流動力學指標、心肌病變、冠脈病變。心內科現設了冠心病急診血管重建、複雜冠脈病變介入、腔內影像學及功能學、心電生理及隨訪、心臟衰竭、心臟復健等12個次專科,副主任醫師或資深主治醫師為組長,學術帶頭人為科副主任。同時該科也擴展了門診服務,爭取打造精品特色門診。

「一定要讓患者逐漸接受這些先進的治療理念,全力以赴為患者提供最好的診療方案,只有這樣才能降低遠期再入院率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仲琳主任說,醫學是持續學習的專業,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哪天一旦你停止不前了,其實就是退步。例如,科室劃分越細緻,相關領域的治療和研究就更加專業,對於病人來說,病症分析和針對性治療將更加細緻,治癒效果越好。

身為科室主任,仲琳對於人才的培養也有自己的想法與期望。 2012年,她在歐洲學習時,導管室的老師就是一位35歲的年輕專家。 10年前,仲琳主任也是以35歲年輕專家、業務骨幹的身份在北京進修學習。現在的她,會常常主動詢問年輕醫師喜歡什麼專業,想在哪個方向進一步發展?爭取讓每位醫生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並在這個領域發光發熱。

今年疫情最嚴重時,荊艷艷副主任醫師主動申請去援鄂,那時她還沒確定好將來的專業方向。當時只是副主任的仲琳主任以老大姐的身份建議她在肺血管方面發展。之後,荊艷艷便有意在這方面學習鑽研,現在不僅當了肺血管組組長,更在李留東主任的支持下開展了經皮肺動脈球囊擴張術;劉玉崗說想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心電生理手術技能;黃鵬師從在慢性閉塞病變處理上擁有國際知名度的張斌教授,他說想在復雜冠脈方面做的更好;米少華在心臟康復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見解…。

採訪中,仲琳主任向記者講述科室未來的發展,眼中閃閃發光。病房裡,她謙遜和氣,溫柔如水,一彎微笑如同三月春風暖了患者的心;手術中,她從容果斷,妙手回春,身著厚重鉛衣,用一雙手托起患者們「心」的希望。醫病更醫心,仲琳用醫者仁心實踐醫者初心,以責任擔當完美詮釋了新時代下的大醫精誠。

煙台氍璜頂醫院心臟內科主任仲琳

[專家簡介]

仲琳:煙台氍璜頂醫院心臟內科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

荷蘭烏特勒支大學醫學院訪問學者

山東省醫學會心臟復健分會副主任委員

煙台市醫學會心臟復健分會主任委員

煙台市醫學會介入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山東省醫師協會心血管介入醫師分會委員會委員

煙台市有傑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山東省有傑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山東省十大女醫師

中國醫師協會冠狀動脈介入專業委員會優秀青年介入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