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霸佔無數80後90後的青春和童年回憶的那個男人——周杰倫,終於發了新專輯《最偉大的作品》。
專輯一上線,立刻激起了整個網路的狂歡。 《最偉大的作品》剛上線45分鐘播放量就超過了千萬,光熱搜就霸佔近20個。周杰倫非凡的號召力和華語樂壇領導者的實力再次被證明。
可以說華語樂壇多年不見周杰倫,周杰倫依然獨步天下。
而前幾年那群號稱要引領華語樂壇,卻唱著英文歌曲的流量明星們。只貢獻了僅粉絲可見的唱功和僅NC粉可見的努力。粉絲們甚至以打榜來論名氣成就,還妄圖壓周杰倫一頭,鬧出了許多NC新聞。
如今在周傑倫的新專成績下,全部都成了滑稽的笑話。
周杰倫到底有多牛?他憑什麼能獨步樂壇這麼多年?今天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愛喝奶茶的華語樂壇天王,到底是如何煉成的?
在華語樂壇中,周杰倫是個難得的音樂全才,在他的許多作品中,作詞作曲演唱都由他一人完成。而在周傑倫眾多的優秀專輯和歌曲中,繞不過的一張專輯就是《葉惠美》,繞不開的歌是《聽媽媽的話》。而這個葉惠美其實就是出自周傑倫的母親。
認識周杰倫的人都知道,他是個出了名的愛媽媽的好兒子。甚至公開說找妻子一定要孝順母親的。
周杰倫為什麼這麼愛母親,還要從他特殊的家庭講起。
1979年,周杰倫出生於台北市一個教師之家。他的爸爸媽媽都是淡江中學的老師。周杰倫4歲時,一個偶然的機會,媽媽發現他有著異於一般人的音樂天賦。只要聽過一遍的鋼琴曲,他就能記得。
為了不浪費兒子的天賦,葉惠美決定送兒子學鋼琴。甚至不惜拿出家裡全部積蓄,買品質最好的鋼琴,請最好的鋼琴老師來輔導兒子。
但尚年幼的孩子總是很容易被外界吸引目光,為了讓活潑好動的兒子能沉下心來學習,葉惠美還會跟著兒子上課,哪些地方容易出錯,她都會認真做好筆記,回家後一章一節地指導他。
除了鋼琴,周杰倫還學過一段時間的大提琴。那是他小學三年級時,偶然間聽到古典曲《天鵝湖》,立刻就愛上了這種大提琴的優美。雖然周杰倫的家庭條件並不算好,但一想到這樣可以幫助兒子更好地學習音樂。葉惠美還是咬咬牙花了大錢買下了一把大提琴。
在音樂學習方面,葉惠美一直對周杰倫要求非常嚴格,會親自在一旁敦促他練習,甚至還會拿著藤條站在他身後,防止他分心。
母親的嚴要求對童年的周傑倫來說,只覺得非常不公平而且非常無聊。他不明白為什麼別人可以肆意玩耍,自己卻要一再重複那些曲子。等長大後他才明白了母親的良苦用心。正是從小努力學習音樂,為他打下了深厚堅實的基礎。
長大後的周傑倫將自己的經驗和感激寫作《聽媽媽的話》,用來鼓勵粉絲多多學習,孝順父母。
不過周杰倫的家庭其實並不完美。少年的他也很內向寡言。
14歲那年,周杰倫的父母離婚了,他被判給了母親。父母離婚讓他更加沉默。因為周杰倫本身除音樂外,所有的學科成績都一般,加上內向,英語老師甚至直言他幾乎沒什麼面部表情,還斷定他有智力障礙。
高中畢業以後,周杰倫兩度報考台北大學音樂係都沒有被錄取,只好在餐廳打工。此時又查出他患有僵直性脊椎炎,這是一種幾乎不可能治癒的疾病,年紀越大就會越痛苦。查出這種疾病對周杰倫一家來說都是個巨大的打擊。
儘管遭受了許多外界的輕視和嘲弄,葉惠美一直鼓勵周杰倫,堅定不移地支持著他,相信他的才華。
1997年,在母親的鼓勵下,周杰倫報名參加了娛樂節目《超級新人王》,但實在對自己的唱功沒有信心,他就請高中同學演唱了自己創作的歌曲《夢有翅膀》。但高中同學並不能駕馭他的曲子,導致聽眾都興致不高。
正當周杰倫以為自己即將再次迎來失敗時,主持人吳宗憲無意中拿起來曲譜看了一眼,就是這一眼,讓他發現了周傑倫的才華,邀請周杰倫到阿爾發音樂公司擔任音樂助理。
眼看周傑倫踏上了事業的第一步,為了讓不善社交的兒子有個融洽的工作環境,葉惠美天天給周杰倫同事送禮物送零食。最後整個公司都認識了葉惠美。
就這樣,周杰倫終於迎來了人生道路上的轉折。成名後的周傑倫,曾多次在節目中公開表示,如果沒有母親的堅持不懈,可能就沒有自己後來取得的音樂成就。
除了母親的鼓勵與堅持,周杰倫自己的個性也非常不服輸。
其實進入音樂公司後的周傑倫,並沒有一鳴驚人,而是過了兩年的苦日子。他在阿爾發音樂公司的工作,就是在打雜。這不是說他不能寫歌,而是因為他的歌曲作品中有著非常強烈的個人風格,曲譜太過複雜,也只有他能完美駕馭,因此常常被人退回。
例如周傑倫創作歌曲《可愛女人》被吳宗憲退回,創作《眼淚知道》歌曲被劉德華退回,創作的《雙節棍》、《忍者》也被張惠妹退回。
劉畊宏曾經回憶過和周傑倫那段共事的日子,在他的記憶裡,當時因為周杰倫的歌曲幾乎沒多少人能要,因此收入也非常低。沒錢租房子,他只有睡在公司裡,等每天大家收工之後,在錄音室打地舖。
周杰倫住在公司,洗澡不便,於是跑到劉畊宏家去蹭澡。有一次,周杰倫在洗澡的時候,瓦斯洩漏,兩人倒在地上。直到叫醒了入睡的鄰居兩人才得救。那段日子,周杰倫不只吃飯靠劉畊宏救助,甚至連衣服都穿劉犢宏的。
時間來到2000年,這一年周傑倫終於忍不住,沒人要唱自己的歌,他就決定自己唱。於是他找到吳宗憲要求發唱片,但由於周杰倫的外形實在不算帥哥,因此吳宗憲並不看好他,心裡想著“長得跟鬼一樣,怎麼出唱片?唱歌口齒不清,怎麼出唱片?”
為了讓周杰倫知難而退,吳宗憲隨口說了一個不可能的條件:「給你10天時間,如果你能寫出50首歌,而我可以從中挑出10首,那麼我就幫你出唱片。
周杰倫把這句話記在了心裡,竟然真的寫了出來。不過吳宗憲只是在敷衍他,也沒有真正兌現承諾,直到那年7月。周杰倫遇到了阿爾發新音樂總監楊峻榮。
楊峻榮見周杰倫天天睡在錄音室,便好奇起他的故事,聽了他的創作的《可愛女人》後,立刻驚為天人。立刻撥通了吳宗憲的電話:“給我兩千萬,我要給周杰倫出唱片。”
面對吳宗憲的質疑,楊峻榮還直言:“如果周杰倫做不起來,我就不干了。”
就這樣,在楊峻榮的強力推薦之下,吳宗憲終於答應給周杰倫做唱片。
2000年11月7日,周杰倫第一張專輯《Jay》橫空出世。一推出即刻引爆樂壇,明明只是個新人專輯卻賣了30萬張,當年的台灣金曲獎頒獎大典,最佳專輯大獎被周傑倫收入囊中。
後來,周杰倫也獲得了更多的成就,例如金曲獎獲獎最多的歌手;金曲獎獲得獎項類別最多的歌手;金曲獎獲得最佳專輯最多的歌手;唯一獲得四次世界音樂大獎的華人歌手;唯一登上《時代》週刊封面的華人男歌手;全球歌曲下載量排名第三,僅次於Lady Gaga、麥可傑克森;從此,一代樂壇傳奇冉冉升起。
在第一張專輯大賣後,周杰倫創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例如《青花瓷》《千里之外》《以父之名》等,一出歌就橫掃幾乎華語樂壇的所有獎項。
2007年,周杰倫做客《魯豫有約》。在節目中,魯豫提了一個問題:“你知道你一共拿過多少獎項嗎?”這把周傑倫問的一下子有點懵,於是猜:“幾十個吧?100多個吧。”
然而魯豫卻搖搖頭反駁:“不對,是345個。”
而在音樂上取得輝煌成績的同時,周杰倫又演戲萌發了興趣。
在周傑倫活躍的時間段,他曾經出演過不少影片。例如《滿城盡帶黃金甲》,《頭文字D》、《驚天魔盜團2》等。不只是在演戲上努力鑽研,周杰倫還導演過優秀的影片。比如他自導自演的《不能說的祕密》。
說起《不能說的秘密》,這部片在韓國大受歡迎,一度是韓國海外片子的最高票房。在當地有過觀影人次15.7萬的佳績,該電影在韓國權威評分網站一度獲得9.27分。評分甚至超過了《泰坦尼克號》。而韓國不僅重映多次這部電影,也買下了版權翻拍。
但是受到韓國人如此追捧的周傑倫,卻一直很愛國,不僅敢在台灣媒體的鏡頭下說出”台灣省“三個字,還被五次邀請參加過央視春晚,歌曲中也一直在強調民族,自信等元素。而且很早就呼籲不要太哈韓哈日,中國的才是最吊死的。他走在抵抗韓流的第一線,也被稱為抗韓鬥士。
曾經在上海風尚大典音樂頒獎典禮上,主持人表示他在韓國很多粉絲,建議他用韓文打個招呼。周杰倫直接表示∶“我們不要崇洋媚外,我自己的精神主旨就是身為中國人的驕傲,應該說中文。”
其實周杰倫一直都對中國文化以及自己的中國認同十分驕傲。每當他到國外參加演出或領獎,發言最後總會附上一句“我叫周傑倫,來自中國。”
不僅如此,他也極具社會責任感,作品《等你下課》,《蝸牛》、《稻香》等,歌詞都是很溫暖勵志的,都隱含著規勸年輕人積極向上努力閱讀的主題。
曾經央視《面對面》採訪時,他表示∶「很多年輕人很叛逆,你用說教的方式和他們溝通,他們不見得聽得進去。所以《等你下課》,我偷偷塞了幾句自己的遺憾,聽我歌的歌迷,他們會覺得我要用功讀書。
身為華語樂壇的領導人物,周杰倫很早就玩嘻哈。美國的嘻哈圈經常充斥著頹廢、暴力、槍枝、毒品、墮落的黑暗面。但周傑倫卻正相反,他並不喜歡這些負面的文化,反而更宣揚溫暖、愛和自信。
對比幾年前《中國有嘻哈》系列大火,許多地下饒舌歌手卻公開在歌曲中宣揚頹廢毒品,不得不說真是高下立見。
除此之外,他還很熱心公益。 2008年,汶川大地震,周杰倫捐款4,200多萬人民幣,也為災區寫了一首《稻香》。 2014年,周杰倫被聘任為「中國禁毒宣傳形像大使」。 2021年,鄭州水災,周杰倫捐款300萬。他一直積極地實踐自己的責任。
如今周傑倫早已娶妻生子,自2015年周傑倫與昆凌在英國舉行婚禮後,結婚7年,兩人已孕育二女一男三個孩子,其中小女兒在今年5月出生。可謂家庭圓滿的典範了。
實力地位毋庸置疑,卻至今仍在創作。周杰倫的精神不得不說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