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是誰(看完奧斯卡頒獎典禮,你知道奧斯卡是誰嗎?)

2022-12-15奧斯卡

近日,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頒獎典禮結束了。

得獎結果總之就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不過最令大家震驚的莫過於一代籃球巨星科比居然拿到了奧斯卡小金人!

由Kobe參與創作的動畫短片《親愛的籃球》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不少網友表示,Kobe這是要從CCTV5進軍到CCTV6嗎?

奧斯卡

當然,身為一個正經的科普工作者,獎頒給了誰不是蝌蚪君今天要講的重點,蝌蚪君今天要為大家講述一段歷史──奧斯卡獎是如何誕生的?

話說在100多年前,當時電影在歐洲剛興起,正要蓬勃發展之時,第一次世界大戰打起來了。這下歐洲人誰還有心思拍電影啊,天天都是戰爭片。

這時候,美國人瞅準機會,成立了一個又一個電影公司,比如我們現在很熟悉的以雪山為標誌的派拉蒙、以地球為標誌的環球、以獅子頭為標誌的瑞星,額,不對,米高梅等等。

奧斯卡

美國電影四大天王

照理說同行是冤家,但這幾家公司卻非常團結。 1927年,在米高梅公司總經理梅耶的領導下,這些電影公司搞了個聯盟叫做「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

學院的主要目的是

把演員、導演、編劇、攝影師、製片…集中成一個團體支撐好萊塢、調解糾紛;

推動電影藝術與科學的發展;

促進業內在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相互合作;

表揚為電影業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士;

為專業人士與大眾提供相關的教育及學習活動。

然而沒多久,學院發現僅憑他們的力量,協調錯綜複雜的好萊塢矛盾實在是沒什麼卵用。

於是,學院機智的轉移了工作重心,用頒獎來表彰在電影方面有顯著成就的人士,他們把這個獎命名為“電影學院獎”,獎杯就是一座“小金人“。

奧斯卡

然而「電影學院獎」這個名字實在是太low了,一點藝術氣息都沒有。但苦於起不出滿意的名字,也只能將就著用。

結果到了1931年,學院的圖書館員瑪格麗特·赫里奇在仔細端詳了小金人一番後,突然驚呼:

奧斯卡

“這屎(jin)黃色的小人和我叔叔奧斯卡簡直一毛一樣!”

奧斯卡

可能瑪格麗特和她叔叔有仇吧

恰巧這時圖書館裡有位新聞記者正在採訪,新聞記者聽到瑪格麗特的話後寫道:「藝術與科學院的工作人員深情地稱呼他們的金塑像為『奧斯卡』。」從此,「奧斯卡」這一別名不脛而走。畢竟比起「電影學院獎」這樣極為正統規矩的名字,「奧斯卡」更加生動和朗朗上口。

然而,奧斯卡的本尊瑪格麗特的叔叔,其實只是一位德州的農民。

奧斯卡

當然,電影學院獎除了被稱為奧斯卡之外,還有個名字那就是奧斯卡金像獎。

原因是來自於那座除了瑪格麗特沒人能看清容貌的「小金人」。

這座「小金人」身高34.29厘米,體重3.86公斤。所以,粗略估算下你們也能知道這「小金人」肯定不是純金的,只是外面鍍了一層24k金箔。

也可能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演員在獲獎後並不太在意它。

這不昨天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拿下了奧斯卡影后不久,她的小金人就在頒獎典禮結束後的慶功宴上被偷了(不過很快就找到小偷了)。

奧斯卡

陪跑了22年終獲奧斯卡的小李子,也曾差點把自己獎盃搞丟。

奧斯卡

一代女神奧黛麗赫本在獲獎後,把獎杯落在了廁所….

(科普中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