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在採訪何冰時,曾問過這樣的問題:
「據說你們人藝無論多大的腕兒,演出費都是1500元」?
當時何冰的回答是:
無論你在外面多麼風光,回到人藝就得老實守規矩。
這就是規矩森嚴的人藝,何冰則是人藝走出的大腕。
他走出人藝後,也沒有忘記「規矩」。
多少年來兢兢業的演戲,創造出許多深入人心的角色。
但這樣優秀的一位老戲骨演員,我們已經許久沒有看到他了。
在影視界彷彿「消失」了一樣。
要知道何冰現在不只是一位老戲骨,還是國家一級演員,是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的副會長。
除此之外,他拿下無數的戲劇獎,戲劇獎,白玉蘭獎。
這樣優秀的一位演員,如今卻從影視界消失了。
他的“消失”,是娛樂圈的“悲傷”。
第一次注意到何冰,是2015年。
那年,他主演的《情滿四合院》播出。
該劇播出後,收視率一路高升,評分高達8.9分。
無數觀眾守在電視劇面前等著更新。
甚至播放完畢後,二刷三刷的人也有很多。
一部電視劇,能讓人二刷和三刷,就證明了成功。
同時,也證明了何冰的成功。
他將劇中「傻柱」的善良,和小人物的特色演得活靈活現。
正是如此,才有更多的人想要深入了解何冰。
這一了解,才發現他是個寶藏演員。
何冰走上藝術道路,完全是歪打正著。
他從小就被給予了厚望,尤其是母親。
母親給他的規定,是語文與數學每次考試都要有一門拿到一百分。
如果兩門都沒有過百,那麼迎來的就是棍棒教育。
有一次何冰數學考了99分,語文考了98分,他都不敢回家。
後來為了躲避棍棒教育,何冰還學會了自己給卷子簽名。
高壓的教育方式,並沒有讓他的成績名列前茅。
反而越來越差,高二分科的時候,差點入了最糟的班級。
幸好,他文科很好,曾經拿過朗誦比賽的獎,這才進入優等文科班。
分班他幸運地躲了過去,高考卻不行。
高考前夕,他知道自己的成績根本考不上大學,但他又想上大學。
所以何冰決定報考藝校,最初何冰只知道有北電。
但他打聽過後,發現北電的學生都要求長相,這讓他不知道該如何。
後來,他聽說中戲不要求長相,便藉了小姨五塊錢,騎車去了中戲報名。
最後考上了人藝和中戲聯手創辦的表演課程。
自此何冰才走上了表演之路。
進入人藝他也因為性格開朗,被投票成為了班幹部。
可是事業卻不盡人意。
同班的同學開始外出接戲,他沒有資源。
同學們已經成為主角,他才開始有一些跑龍套的角色了。
這樣的差距,讓何冰很難受,但他也沒辦法。
1991年,何冰從表演班畢業,被分配到了人藝有了一個「鐵飯碗」。
可是這個「鐵飯碗」每個月只有99塊的工資,根本不夠吃飯。
回憶起那段時光,何冰說:
買上8塊的羊肉捲,凍起來,每次想要吃肉的時候,就抓一把放到高麗菜湯中,就算是一頓豐盛的飯菜了。
可見當時何冰的境遇有多難。
為什麼拿得這麼少,因為何冰在人藝也是一個跑龍套的。
別人每天都有演出,他偶爾才有演出。
工作時間短,每天空閒時間他就去看小說。
最喜歡看的就是《白鹿原》。
那時候的何冰,沒有想到日後自己能演出《白鹿原》改編的電視劇。
何冰跑了四年的龍套,什麼角色都演過。
再加上他喜歡看小說,喜歡閱讀,這讓他的演技有了很大的磨練。
所以才會憑藉《鳥人》中,一個七分鐘角色的「黃毛」走紅。
也因為這個,何冰在人藝的角色多了起來,甚至受到了朱旭老師的表演。
後來何冰兩次拿到了中國戲劇“梅花獎”,還在2004年拿到了話劇界的最高獎項“金獅獎”。
在話劇界,何冰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但作為一個演員,光在人藝的話劇舞台上有角色是不行的。
他便開始頻繁地跑劇組遞履歷,但每次別人跟他都是客套客套。
那段時光,對何冰來說刻骨銘心。
工資勉強度日,每天一睜開眼睛就去找劇組,受別人的敷衍和冷嘲熱諷。
如果他的自尊心稍微強一點,可能就會早早放棄。
有時候,何冰也為自己爭取到了機會,但都是一些小角色。
但何冰不跳,正是這段時間社會的毒打,和多次演出的小人物。
何冰的演技,才會融入感情,融入色彩,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路。
2003年,閔衛平導演開始籌備《大宋提刑官》。
最初這部戲並沒有找何冰主演。
而是找了其他人,然而找了好幾位演員,都因為各種理由無法出演。
最後隚衛平導演,才定下了何冰。
這是何冰從影以來,拿到的第一個大型作品的男一號。
何冰也明白這是一個機會,自己不是沒有主演過,卻都不出彩。
如果這個角色能夠出彩,那就能逆襲。
當然他也非常的自信。
在出演這個角色之前,他從未懷疑過自己演不好。
因為之前,何冰出演了太多的話劇和各類型的小人物。
這些演出經歷,都是他的底氣。
他的底氣來自於能力,他的能力從未辜負自己。
2005年,這部劇播出後收視率節高升,何冰還被提名了「金鷹獎」。
從《大宋提刑官》之後,何冰的演藝之路順暢了起來。
當然他也飄了。
短短幾年,他拍的電視劇加起來有700多集,差不多30多部作品。
有人問他為何出產量如此高。
何冰說:為了錢。
他走紅的那一年已經38歲了,這個年紀早就開始顧家了。
但他剛起步,父母住的也是破房子。
所以何冰決定自己要改善生活。
為了改善生活,他不要命的一樣連軸轉,往往從這個劇組出來,就去了下一個劇組。
那時候的何冰,認為自己演戲賺錢是一回事,只要演好戲就好。
當然那個階段的何冰,也從未掩飾自己賺錢的慾望。
直到那天,何冰遇到了一個小輩。
這個小輩不只年齡比他小,資歷也少。
所以何冰在跟他聊天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有了長輩的範兒。
小輩面對何冰的長輩範兒什麼也沒說,而是安靜的聽他說。
等到何冰說完後,他才開始說出自己的理解。
聽著小輩的講解,何冰如同醍醐灌頂,他發現與這個小輩相比,自己太「淺薄」。
再仔細一想,自己已經七、八年沒有沈心來看書了。
自認為每次出演的角色都很完美,實際上也有缺陷。
自那以後,他才開始認真沉澱自己,拿起了書本,也不再頻繁的接戲。
正是如此,我們才看到了《情滿四合院》和《白鹿原》。
《白鹿原》這部劇,與何冰還有一些淵源。
當初話劇版的《白鹿原》就找到過何冰。
但因為某些原因,何冰與其擦肩而過。
等到劇版找他的時候,他還有些猶豫。
因為他覺得自己與劇中的「鹿子霖」並不契合。
但後來,他融入了角色,才發現「鹿子霖」很可愛。
當然,何冰也演出了這個角色的可愛,讓網友們也覺得:壞蛋鹿子霖,恨不起來。
說穿了,這是觀眾對何冰演技的肯定。
2021年,何冰出演了《劉墉追案》。
這部劇播出後,被網友譽為:清朝版的《掃黑風暴》。
可見對他和劇的認可。
娛樂圈有不少人評價過何冰。
卻沒有一個人說過他的不好。
比如:
電影《十二公民》的導演徐昂:
他的演技,讓我非常崇拜和信任。
宋丹丹評價他:
何冰天生就是當演員的料。
陶虹評價他:
何冰的演技,遠高於現在的名譽。
金星評價何冰:
他絕對是實實在在的演技派,也是大陸最被低估的男主角。
金星這句話中的一個“最”,足以說明何冰的實力。
就是這樣的一個演員,卻漸漸地從銀幕中消失了。
去年除了《劉墉追案》之外,只有一部《強國力量》和《我和我的三個姊姊》《還有偉大旅程》開播。
其餘的就是進入《就愛你淘氣》劇組,和出演了一個舞蹈史詩電影《奮鬥吧中華兒女》。
今年,只是在一月的時候,美篇年度影片短片《前浪》上映,是他演講,再無其他。
不過這並不是何冰被時代拋棄,而是他一點點的沉澱自己。
他真正的理解了「演員」這兩個字。
如今這個演藝圈,到處都是小鮮肉,到處都是資本和利益。
許多主演,觀眾聽都沒聽過,演技更是難以言喻。
但他們卻有著很大的利益商業價值。
反看何冰,他不能創造商業價值,當然他也不屑創造商業價值。
只可惜,這樣的高貴注定無法適應現在的資本,只能淘汰。
但何冰的“消失”,是娛樂圈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