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熙簡介(孔祥熙有經商之才,年輕時被李鴻章召見,回國後轉為革命青年)

2022-11-21孔祥熙

文/徐永超

說起山西,就不能不提晉商。說起晉商,就不能不提”晉商最後的代表”,民國財神爺孔祥熙。

孔祥熙(1880——1967),字庸之,號子淵,山西太谷人。那裡商賈雲集,百姓生活優越富足。有順口溜形容當地是」金太谷,銀祁縣,吃不完米麵的榆次縣」。

父親孔繁慈,是當地的一位私塾先生,他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教書育人上。孔祥熙出生時,儘管家境已大不如前,母親還是給了他最好的啟蒙教育。孔祥熙六歲那年,母親龐氏不幸故去,父親只好將他帶進私塾,和自己的學生們一起聽課。

孔祥熙

幼年的孔祥熙,經歷了許多人難以想像的艱辛。當時的北方,人們煮飯、燒水、取暖都要用煤,不少窮人家的孩子常會拾些未燃盡的來貼補家用。家裡除了辦私塾收取的並不多的學費,沒有其他經濟來源,所以孔祥熙也加入撿煤渣的行列。

9歲那年,孔祥熙得了流行性腮腺炎,父親請來縣城最好的中醫,幾經醫治,還是不見起色。萬般無奈之下,父親將孔祥熙送到教會開設的醫院醫治。那時,當地百姓非常抵觸洋人,這一舉動,無疑是非常大膽的。

沒想到中醫郎中治不好的病卻被西醫大夫治好了,孔繁慈對此當然是千恩萬謝。孔祥熙更是因禍得福,接觸了西方文化。他對西方的嚮往,正是從此開始的。

孔祥熙

這之後,孔祥熙進入教會學校讀書,接受了洗禮,成為了​​基督徒。義和團運動期間,山西全省有191名傳教士被殺,這就是轟動一時的」山西教案」。八國聯軍打算以此為由進攻山西,孔祥熙得知後,馬上聯繫上幾名有影響力的傳教士,透過他們遊說八國聯軍總部,放棄對山西的侵略。最終,一場兵災被消弭了。

事後,李鴻章得知,立刻召喚孔祥熙,幾次交談下來,李鴻章決定幫助這個年輕人實現出國留學的夢想。 1901年8月,孔祥熙登上了前往美國的輪船,開始了他的留學生涯。

聽說孫中山準備來美國宣傳革命,孔祥熙立刻來到他所在的城市,多方打聽之下,找到了他的寓所。兩人徹夜長談。孫中山稱許他的愛國熱情,向他指出,唯有剷除腐朽的帝制,中華才能振興,孔祥熙表示願意追隨中山先生革命。當孫中山問及他畢業後想做什麼時,孔祥熙回答”提倡教育,實業救國。”

孔祥熙

告別孫中山後,孔祥熙心潮澎湃,除了學習專業知識,也積極宣傳民主革命思想。畢業後,他沒有食言,回到家鄉,創辦了銘賢學校。對這件事,他非常看重,為提高教學水平,他親自設計學校課程,用高薪聘請教師還大興土木,安裝當時最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為提高學生體質,他親自教授體育課,還要求孩子們勤洗澡,講衛生;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他鼓勵學生成立社團組織,交流思想,共同學習。

即使他當上了國民政府的財政部長,他也一直擔任這所學校的校長,從未讓給別人。

「二次革命」失敗後,孔祥熙遠走日本。在此期間,與宋耀如相見,他邀請孔祥熙去宋家作客。 1914年春天的一個夜晚,宋靄齡正等父親回家。不久,父親出現在家門口,宋耀如馬上介紹起和他同行的微胖男子:這位就是孔夫子第七十五代孫,山西首富孔祥熙先生。

當天的晚宴十分融洽,尤其是孔祥熙和宋靄齡更是聊得十分投機,他們的感情也速度升溫,馬上開始談婚論嫁,自然而然地,兩人結為夫婦。孔祥熙天生就有經營頭腦,聽說美國軍火商在各地收購鐵砂,馬上與陽勸的礦主交涉,商定收購價格後,美國提出要有銀行擔保,在與妻子商議後,決定自己的銀行;當時,煤油燈還是新鮮事,孔祥熙看中了這樁生意,決定放長線釣大魚,經常免費給客戶送煤油燈。透過自己的經營,孔祥熙取得大筆財富。

孔祥熙

做生意的孔祥熙沒有忘記曾經的革命理想。他遵照孫中山的指示,在北方軍閥中開展工作。正是在他的影響下,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後,才極力邀請孫中山北上共商國是。 1935年3月11日,彌留之際的孫中山用顫抖的手在《總理遺囑》上簽名。孔祥熙是其中的見證人之一。中山先生病逝後,又是他主辦治喪事宜。

孔祥熙的後半生,不再有熱血,不再有理想,不再想革命,一心投靠了蔣介石,當上了國民政府的財政部長。在為蔣介石籌款,當國民政府的財神爺時,也不忘借職務之便,往自己的腰包裡塞錢。 1944年11月,因為在抗戰中大發國難財,孔祥熙被迫去職,遠走美國紐約。 1967年,孔祥熙在紐約去世,結束了他令人唏噓的一生。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