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瞧不上的人事物太多了,雖然我自己也狗屁不是,但這兩者並不衝突。」
這是京圈大佬王朔的經典語錄之一,他身上的標籤很多,作家、編劇、毒蛇評論家、京圈領袖等等。
除了這些之外,他還有一個拋棄妻子的標籤。
對這件事,王朔的做法跟開頭那句經典語錄並無二致。他公開表示,這輩子最對不起的就是前妻和女兒。 可下半句,就是在他死後,所有的財產都給徐靜蕾。
是的,這兩者依然不衝突。
王朔出生於1958年的南京,父親是軍人,母親是軍醫。在他幼年時,因為父母工作調動,帶著它來到了改變他一生的地方,北京。
從王朔記事開始,一直居住的地方就是部隊大院,發小們也都是軍人後代。
這些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父母的工作都很忙。對王朔來說,父親能忙到要他記不住長什麼樣子。雖然還有個哥哥,但也屬於愛玩愛鬧,不會照顧人那種小孩。
所以,王朔的童年,沒什麼家庭溫情,充滿胡鬧和叛逆。
在家裡沒什麼存在感的王朔,到了孩子群組裡,很喜歡出風頭。他要做孩子王,什麼調皮搗蛋的事,都敢領頭去乾。
壓抑中帶著釋放,王朔就在這種撕裂中漸漸長大。
身為軍人的父親,對王朔的未來安排也很簡單,去當兵,當海軍。
對此,王朔並沒有什麼異議。那個年代的男孩,對參軍有一種天然的嚮往。
王朔興衝的去了部隊,新兵連結束後,卻被分到了倉庫工作。這跟他要在大海上披荊斬棘的願望,產生了極大的偏差。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後勤工作也要有人做不是。但接下來的事,徹底讓王朔放棄了幻想,他被分到了倉庫的醫務室當衛生員。
得,這下提前進入了養老狀態。
無聊的王朔,在部隊期間,只能靠看報紙雜誌打發時間。看了一段時間的連載小說後,王朔覺得自己也能寫。
說乾就乾,也能填補下空虛的時光。他很快就寫出來一個,投了出去。 人們之所以能把一件事情堅持做下去,就是因為得到了正向回饋。
王朔就是這樣,他的第一篇稿子,被錄用刊登了。
本來虛榮心就強的王朔,被主流肯定,創作熱情高漲,陸續又刊登了不少稿子。雖然沒有什麼大作,倒也把寫作的功底打的很紮實。
退伍後,王朔一開始沒打算靠寫作吃飯。而是跟很多人一樣,選擇了下海經商。但他那天大地大我最大的脾氣,哪裡接受得了商場上的人情世故。賠了幾個生意後,就放棄了。
沉積了一段時間後,決定還是寫作最適合。
沒太多長時間,他第一本小說就成了暢銷爆款。不只賺了不少錢,還拿到了文學新人獎,變得小有名氣。
之所以如此,不是他的文筆多厲害,而是題材比較吸引人。 在八十年代,很多人連飛機都沒坐過,他就寫了一個「我和空服員戀愛的日子。」
放到現在,那就是純粹的YY小說,自然大受歡迎。
年紀輕輕,有了名氣的王朔。一如既往的跟發小們玩耍,時不時的跑到大學裡參加各種活動。由於文藝青年的身份,吸引了不少女孩子喜歡。
在這些女孩當中,王朔喜歡上了舞蹈學院的沈旭佳。青年作家身分加持,加上大院子弟特有的貧嘴,很快就擄獲了沈旭佳的芳心。
兩個人很快就結婚了,第二年,王朔30歲,有了自己的女兒。他的幾部爆款作品,都被改編成了影視劇,賺了個盆滿缽滿。
王朔,一時聲名大噪。
隨著《渴望》、《編輯部的故事》獲得成功,王朔也愈發的得意起來。 1994年,他跟朋友去看地下搖滾時,認識了還是少女的徐靜蕾。
此時的徐靜蕾文靜中帶著狂野,全身充滿了魅力,讓王朔不可自拔。
而同樣才華洋溢又特立獨行的王朔,也很快讓徐靜蕾愛的死去活來。兩個人肆無忌憚的在一起,甚至忽略了沈旭佳的存在。
最囂張的時候,王朔乾脆把徐靜蕾帶回了家。而徐靜蕾絲絲毫沒有當小三的自覺,堂而皇之的對沈旭佳說:「把王朔讓給我吧。」
剛開始,沈旭佳還不以為然的說:“你不懂,我是他媽。”
在沈旭佳的心裡,王朔像是永遠不會長大的小孩,需要他的照顧。就算是一時犯錯,也會有改的時候,不會拋棄她。
可惜,王朔這次是鐵了心,沒多久就提出了離婚。
對沈旭佳來說,只要王朔不提,她就有耐心等他回心轉意。但既然提了,沈旭佳也有自己的驕傲,帶著六歲的女兒王咪就去了美國。
重獲自由身的王朔,為了不讓兩人的感情落入婚姻的俗套,沒有娶徐靜蕾。而是動用自己的所有的資源,把徐靜蕾給捧紅。
在這個過程中,王中軍、趙寶剛、葉京等人都逐漸嶄露頭角。但王朔盛極而衰,他那嬉笑怒罵、文風消極的作品,突然不受主流價值觀待見了,連續好幾部作品被封殺。
無奈的王朔,只好先去國外躲一陣子。
過了幾年後,捲土重來的王朔,已經被時代拋棄。不過圈內人還給他面子,就算名聲不在,日子過的也不錯,身邊一直都有年輕的女朋友。
慢慢變老的王朔,開始懷念家人和女兒,在2007年,寫下了《給女兒書》。
情深意切的道歉,也彌補不了父愛的缺席。王朔也一直沒臉見自己的女兒,就算是王咪結婚時,他也只是讓自己的好友馮小剛、趙寶鋼等人去撐場面,自己沒臉去。
王朔也曾向沈旭佳提出過複合,但被拒絕了。
人生兜兜轉轉,曾經肆意的王朔,如今也64歲了,陪伴他的只有一隻貓。
他曾經以為,自己看透了這個世界,想要的都能得到,可事與願違。
作為一個在原生家庭中,沒有感受到關愛的人,本來應該更好的愛家人,卻選擇了重走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