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張國燾簡介(請求中共中央提供生活補助)

2022-10-21張國燾

1938年清明節,時任陝甘寧邊區政府副主席(代行主席職務)的張國燾借祭拜黃帝陵之機,從西安逃至武漢,去投奔國民黨。

對一個革命先驅者來說,背叛自己的信仰,是非常可恥的。

張國燾的叛逃,是在國民黨西安行營主任蔣鼎文的幫助下完成的。

蔣鼎文後來在回憶錄裡是這樣說的:「張國燾的出奔脫離共產黨是民國二十七年四月間的事。那年中央派我主祭黃帝陵寢,中共也派代表張國燾代表中共中央陪祭。某日黎明我起身不久,忽然進來一個人,跪下向我求救,自稱是張國燾,要我保護他的生命安全。 」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第9期第59頁)

張國燾竟然跪在了蔣鼎文面前求救,真丟臉。

張國燾

張國燾逃到武漢後,延安黨中央馬上給在武漢的周恩來等人發電,要他們設法找到張國燾,促其迷途知返。

當時是國共第二次合作時期,雙方見面不難。周恩來還陪同張國燾一起去見了蔣介石。張國燾見到蔣介石後,開口就說:“兄弟在外糊塗多年。”

太沒出息了!

周恩來聽了十分生氣,立即對張國燾說:“你糊塗,我可不糊塗。”

蔣介石很不會辦事,對張國燾這樣高階的人,也瞧不起。所以當時,我黨高級領導人叛變者很少,何苦自討沒趣呢。

儘管自己的熱臉貼了蔣介石的冷屁股,但張國燾仍然想投靠國民黨。

周恩來等對張國燾進行了耐心批評和勸說,希望其回心轉意。但張國燾去意已定,多次藉機逃跑。

時任中共中央長江局秘書長和八路軍總部秘書長的李克農和張國燾就在武漢街頭“鬥法”,結果是:張國燾每次都被李克農找到,並接受新一輪的勸告。

李克農的工作能力,不是一般的強。

牛不喝水,強按頭也沒意思。當張國燾一夥國民黨特務的協助下最終逃離時,李克農巧妙地扣下了張國燾的“行李”,保住了黨的許多秘密文件。這個水平,太讓人佩服了。

張國燾叛變後,僅被安排在戴笠手下做特務工作,幾年之後,張國燾和李克農這對昔日戰友還正面對抗過,張國燾當時曾嘆息:碰到李克農,算我倒霉。

曾統帥八萬紅軍的我黨高級領導人張國燾,叛逃時連貼身警衛員都沒能帶走。他的貼身警衛員張海對周恩來說:“我是共產黨員,難道他不革命我也不革命嗎?”

中國共產黨就是這麼厲害。軍隊是黨的軍隊,是人民的軍隊,不是哪個人的私屬。

張國燾叛逃時,把妻子楊子烈丟在延安,楊子烈找到了毛主席,說要去武漢找張國燾。毛主席立刻同意楊子烈帶著兒子以及楊子烈的妹妹去了張國燾那兒,對他們一家做到了仁至義盡。

毛主席的胸與仁厚,無人可比。

張國燾

1948年底,眼看自己背叛了的共產黨將獲取全國範圍內的勝利,張國燾害怕極了,舉家逃到了台灣。

他在台灣待了整整一年,受盡了欺負。連他租的房子也被台灣行政院闢作東南行政長官公署,強行徵收了。

1949年冬,張國燾再次帶著全家,流落香港,生活陷入困境之中,稿費也越來越少。於是他便想到了中國共產黨。

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後,張國燾透過報紙很認真地研究了一番,認為中國共產黨提倡「雙百」方針,政策方面放寬了,毛主席可能會不計前嫌,容納他,以自己的老資格,中國共產黨方面至少會養活他。

於是,他開始尋找香港與我黨有聯繫的人士。

到了1958年,張國燾終於與共產黨在香港的人員聯繫上了,表示願意為新中國做點什麼,並請求中共中央提供生活補助。

張國燾表達的意思被印成內部情況簡報,報送到毛主席那裡。

毛主席早已知道張國燾與美國人有聯繫,他在簡報上批道:「應勸張國燾割斷他同美國人的關係。如能做到這點,可考慮給予個人生活方面的補助。」(見《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8冊第30頁)

毛主席的這個意見,很快就轉達給了張國燾。

張國燾不願割斷同美國人的關係,於是此事就不了了之。

1968年10月21日,張國燾在香港的家裡接受了3名美國人的專訪,談到了毛主席、周恩來、林彪等人。

在與美方來訪人員談到毛主席時,張國燾認為毛主席有著超凡的魅力和政治能力,他認為作為一個農民社會主義者,毛主席有一種對「平等」的渴望,一旦他發現自己建立的政權沒有提供這些,甚至反而有走向反面的趨勢時(也就是所謂的「變修」時),毛主席便想採取措施來達到目的。

談到周恩來時,張國燾認為,周恩來是個很好的管理者。

張國燾認為林彪缺乏毛主席所擁有的魅力和政治上的天賦。

1968年底,張國燾一家移居加拿大,與在加拿大工作的兒子住在了一起。兒子無力贍養,張國燾後來只得申請住進了安養院。

張國燾

張國燾最終凍死於加拿大的養老院,現在有很多所謂的知識精英不同意這個說法,說加拿大養老院條件好得不得了,怎麼會凍死人?

且看國民黨大員蔡孟堅的回憶吧。張國燾死後,妻子楊子烈與蔡孟堅通了電話,講了丈夫張國燾去世前的情況:「(1979年)12月初,當地大雪不止(那晚)他轉身時毯子掉在床下,自己無法拾起,想叫人也無人來助,暖氣關閉,只有咬緊牙關受凍。台灣出版的《傳記文學》中蔡孟堅的回憶文章)(劉繼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