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藝圈,張國榮擁有多重身份,是紅遍華語樂壇的歌手,也是塑造了多個經典銀幕形象的演員。可惜的是,2003年4月1日,張國榮從香港文華東方酒店縱身跳下,以一種決絕的方式告別人世。
距今,已經過了整整二十年。
有人用真誠形容他對藝術創作的態度;有人用溫暖、隨和來形容他的性格。還有許多人,仍然在懷念他。
火遍華語樂壇
大約在八、九十年代,香港流行音樂迎來「神仙打架」的黃金時代。身為歌手,張國榮的表現十分耀眼,堪稱天王級巨星,《風繼續吹》《當年情》《Monica》火遍華語樂壇。
不過,曾有觀點認為,他進入演藝圈並非只是興趣使然。張國榮小時候家境不錯,但童年卻過得不算完美,自小就沒有跟父母同住。
張國榮的父親張活海是香港著名的洋服裁縫,但他沒有子承父業。 1977年,張國榮帶著自己的歌去參賽,一舉斬獲麗的電視「亞洲歌唱大賽」香港區亞軍,從而進入歌壇。
從藝多年,張國榮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於大街小巷傳唱,成為幾代人的青春記憶。他本人,也成為眾人口中的青春偶像。
戲路寬廣
唱歌之外,張國榮也很喜歡演戲,由他主演的電影不乏經典。
張國榮是可塑性很強的演員,《英雄本色》中的宋子傑、《倩女幽魂》裡的寧采臣等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在《東成西就》這樣充滿無厘頭喜感的搞笑影片中,他都有出色表現。
對待表演,他夠認真。在《霸王別姬》中,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從小在京劇班子長大,其文化背景與人生經歷,都和張國榮本人相去甚遠。
但他憑藉著自己的悟性和努力,演活了這個人物。京劇對手法、身法等要求極高,張國榮就專程跑到北京,花了差不多半年時間學習京劇。國語說得不夠好,他就進行語言訓練。
最終,《霸王別姬》上映後大放異彩,張國榮塑造的程蝶衣成為影壇的經典形象之一。時至今日,這部影片在豆瓣仍保持高達9.6分的評分。
對張國榮的演技,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虞昕給出了很高的評價,「作為電影演員,張國榮演技過硬,而且戲路寬廣。他塑造過各式各樣的角色,演過各式各樣的類型片,非常精彩。
曾有人統計,張國榮演出了50多部電影,以《阿飛正傳》獲得影帝桂冠。他在角色中灌注了自己與眾不同的魅力和性格特質,又能演出人物的神韻,不會令人有混淆之感。
一個真誠的人
與張國榮共事過的合作夥伴,幾乎都會給予類似的評價:真誠、隨和。很多人喜歡稱他為“哥哥”,聽起來親切又自然,彷彿家人一般。
資料圖:電影《霸王別姬》截圖
他將溫情和真誠帶給身邊的人。拍《霸王別姬》時,張國榮成名已久,但對戲時毫無明星派頭,從來不會亂發脾氣。片場也會有聞訊趕來的歌迷,想要合照、簽名,他幾乎來者不拒絕。
某種程度上,張國榮和程蝶衣這個角色很像,對待藝術純粹、認真,彷彿著魔一般。拍戲時,他會花很多精力琢磨戲,醞釀情緒。
做歌手也是如此。錄製唱片,即便細微地方出了問題,他也會播出來仔細聽,還會把整首歌重新再唱一次,保證曲子的順暢度。
才子黃霑也非常欣賞張國榮,認為他是一個很“真”的人,“娛樂圈,人人說話都留三分。但是張國榮有話講盡,由心到口,無濾嘴的。”
人生如戲
曾有人設想,如果張國榮沒有離世,或許還可以塑造更多辨識度的銀幕角色,留下更多值得傳唱的歌曲。但如今,這些都只能存在於想像之中。
在藝術、為人處世等方面,張國榮的特質符合人們對「優質偶像」的理解。虞昕覺得,張國榮更像大眾文化中的文化符號,是流行文化的一個代表,也是一個里程碑。
在虞昕看來,對照當下某些浮躁、動不動講流量卻不去打磨演技的行為,張國榮對藝術的認真以及出色的演技,與之形成了鮮明對比。這正是他被人們懷念的原因之一。
經典之作值得回味,也擁有歷久不衰的魅力。歲月自備懷舊的濾鏡,但同樣是一張濾網,一部作品優秀與否,時間最終會給出答案。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時光匆匆二十載,“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