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27日,前總理朱鎔基偕吳邦國、李嵐清、溫家寶、錢其琛等領導班子成員召開了本屆政府最後一次全體會議。同時,這也是朱鎔基卸任前的最後一次工作會議。
退休前,朱鎔基是一個硬氣正派的“鐵面總理”,曾經因為下屬買一元的東西報銷三元而大怒;曾經因為商業銀行違規貸款而提出要嚴厲懲處,他說:
「人民銀行提出要處理129人,有關各總行'核實'後,只處理了78人,其中記過、警告的54人,這樣姑息不能以儆效尤。我看,對那些違規者,不予以降級、撤職,開除公職的行政處分,是鎮不住當前這股歪風的。
退休後,朱鎔基深居簡出,非常低調,很多時間在家讀書,閉門謝客,與退休前「忙著工作」的形象判若兩人。朱鎔基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他常以「一介草民」自稱,並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當一些地方官員上門來訪時,一向實話實說的朱鎔基也非常直接地表示:「不談工作!」
雖然朱鎔基總理漸漸從公眾視野裡消失了,但是人民還是記得他,不少網友紛紛表示,“我們的好總理”,他們掛念著這位鐵面無私、公正嚴明的總理,因此朱鎔基退休後的幾次公開露面,都引起了轟動。
一、鄧小平誕辰一百週年大會,朱鎔基受邀出席紀念偉人
2004年8月22日,偉人鄧小平誕辰一百週年大會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舉行。
出席大會的除了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等多為前國家領導人之外,還有朱鎔基。朱鎔基穿著一套筆挺的西裝,精神抖擻,表情嚴肅,端正地坐在列席之上。
此時此刻,他一直靜靜聆聽胡錦濤同志的演講。同時,他也在看著鄧小平同志的巨幅圖像,下面標有「1904-2004」幾個大字。
朱鎔基的思緒,彷彿回到了第一次見鄧小平的場景。
1988年,中央對國內物價進行改革,引起了群眾的恐慌,紛紛用手中的票兌購生活物資。如有的群眾家裡,洗衣機、冰箱會一下子買好幾個,就算用不到。這導致了物價飆升,引起了狂購搶兌潮。
鄧小平對此非常重視,急需一個專家報告,分析中國當下經濟情勢。
8月的某一天,朱鎔基被鄧小平召見。他帶了一個黑色的公事包前往,公事包是報告時需要用到的材料。
8月的某一天,朱鎔基被鄧小平召見。他帶了一個黑色的公事包前往,公事包是報告時需要用到的材料。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鄧小平,但朱鎔基沒有絲毫膽怯和緊張。面對鄧小平,他有問必答,理論、數據、情勢等等,說得一清二楚,簡潔扼要。朱鎔基最後的結論是,中央政府的物價改革必須暫停,因為當時國內的需求仍是供不應求的。如果執意改革,只會失敗。
鄧小平提前抽閱了朱鎔基的背景資料,見面時見朱鎔基說得如此自信明白,不禁大起愛才之心。
從這之後,鄧小平開始器重起朱鎔基,並不時地召見他進行經濟諮詢。
1992年5月,鄧小平在視察北京的一家鋼鐵公司時,就曾稱讚朱鎔基「懂經濟」。鄧小平表明,選拔幹部還是要選拔懂經濟的。
1988年起,鄧小平在上海過了七個春節,其中,朱鎔基接待的就有四次(1988至1991年)。鄧小平在這幾年時間裡,看到了上海的發展和變化,也聆聽了不少朱鎔基對經濟改革的看法,從而更深入地了解了朱鎔基。
因此,從1991年開始,鄧小平有了讓朱鎔基進京的想法。
1998年,朱鎔基從上海被調到北京,開啟了新一屆總理任職之路。也因此,有不少媒體將朱鎔基比喻為中國政壇的「黑馬」。
二、與老學院的師生親切交談,朱鎔基露面清華大學校慶
2011年4月22日,一百週年的隆重校慶在清華大學舉行。退出政壇9年之後,朱鎔基作為清華大學的校友回到了母校,他前胸佩戴紅花,還不時向歡迎的師生招手。
在清華園中,朱鎔基是個積極向上的青年才俊。 1947年,年僅19歲的「湖南伢兒」朱鎔基,每個科目的平均分數在80分以上,以湖南伢兒的成績考入了清華大學的電機系電機製造專業。進入清華大學後,朱鎔基也沒有鬆懈,他的學業成績一如既往的優異,也成為了班長、清華學生運動的骨幹。大四那年,朱鎔基還高票當選成為了學生會主席。
在學風優良的清華園裡,他大量地吸收知識,注重德行培養,最終使自己成為了經濟方面的專才。然而,朱鎔基心中難以割捨曾經養他育他的母校,於是,他回到了那個曾經度過青春的清華園。
兜兜轉轉六十年,人生一甲子過去了。朱鎔基早已褪去了當年的雷厲風行,滿頭白髮的他以一副和藹可親的面容出現,他舉起手來,一直向周圍的歡迎師生揮手示意。
在朱鎔基行走的夾道上,清華學子們還在夾道兩旁手持幾個大字——「歡迎朱院長回家!祝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1984年,經濟管理學院剛成立,朱鎔基接受邀請並成為了學院的第一任院長。從此,朱鎔基便當了17年的院長。
2001年6月6日,因為繁忙無法兼顧「政、學」兩屆,朱鎔基遞交了院長辭職書。朱鎔基在綜合體育館內,作了告別院長職位的演說。
朱鎔基表示,自己的心將會永遠留在清華,他會為清華的每個成績感到驕傲,會關心清華的困難和不足。
「再見了,我永遠是個清華人!」朱鎔基如是說。
朱鎔基的《講話實錄》,記錄了他擔任共和國副總理到總理這十二年之間的錄音或演講。並將他整理成書出版。全場的師生聽到這個「好消息」時,驚呼起來,並響起了熱烈掌聲。
朱鎔基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這也體現了朱鎔基的行事風格——敢說真話,而且快言快語,不拐彎抹角。
“好!好!” 朱鎔這次公開“亮相”,就給清華大學師生呈遞了一份這樣的“厚禮”,在場的師生不禁熱烈鼓掌叫好。他們如同發現了寶藏,迫不及待一睹《講話實錄》的風采。
這裡面記錄了朱鎔基在國務院政府領導工作的經驗,朱鎔基說,「請你們看一看,我這十幾年說的是胡話、真話,還是老實話,請你們鑑定!」朱鎔基表示,這本書對大家為人處世有很大的借鏡意義,希望經管學院的師生能好好讀一讀。
三、親自推著恩師的輪椅現身,出席袁寶華的座談會
2015年5月23日,北京舉行了「袁寶華系列著作出版座談會」。而袁寶華是朱鎔基的恩師,因此,朱鎔基出席了座談會,並對老師表示祝賀。
在座談會現場,朱鎔基親自推著百歲恩師的輪椅,徐徐入場,並向在場的各位嘉賓揮手示意,並稱讚袁寶華同志是自己最好的「啟蒙老師」。
袁寶華是早期的革命黨員,經歷頗為豐富,足以擔任前總理朱鎔基的「啟蒙老師」。
袁寶華於1916年出生於河南南召,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一·二九」運動爆發。年僅十九歲的袁寶華勇敢地參與了這場愛國抗日救國運動,從此開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隨後,他活躍於北平大學,先後擔任北大分隊組織委員、北大區隊宣傳委員。
一九三六年五月參加中國共產共青團,九月轉入中國共產黨,任北京大學支部宣傳委員,在黨的直接領導下從事抗日救亡運動。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件」爆發之後,北平形勢愈發緊張。袁寶華輒轉回河南開封,發起成立“平津流亡同學會”,並被當選為執行委員。
袁寶華也是我國現代企業管理學的創辦人和奠基者之一。
袁寶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袁寶華擔任東北工業部秘書長兼計畫處處長。
1952年,隨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和副總理陳雲等率領的中國代表團赴蘇聯談判第一個五年計劃蘇方援助項目。此後,歷任過重工業部副局長、局長,冶金工業部副部長,國家經委副主任,國家物資總局局長等。
在長期的工作中,袁寶華也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行事作風。 1991年,著書《袁寶華訪談錄》和《袁寶華經濟文集》出版。
其中,《袁寶華訪談錄》的副標題是“中國社會主義企業管理論要”,採取記者訪談的形式,記錄了袁寶華對建國以來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企業管理的經驗教訓和總結。
《袁寶華經濟文集》則輯錄了他較長時間在國家經濟綜合部門擔任領導期間有關經濟工作的主要論述。書中也對大中型企業的改革提出了「以我為主,博採眾長,融合提煉,自成一家」的十六字方針。
袁寶華也被稱為我國經濟學界的「詩人」。
《袁寶華文集》(十卷本)不但收錄了袁寶華在經濟建設、企業管理、經濟體制改革等方面的重要著作,而且還收錄了袁寶華本人創作的許多詩歌詞賦。
袁寶華十分熱愛詩詞,在日理萬機中寫下了許多佳作,主要包括《九十自嘲唱和集》、《八十述懷唱和集》、《偷閒吟草》等詩集。
袁老以詩歌詞賦的形式,記述了自己走過的人生歷程,抒發著自己的情懷。
「盛世風光滿眼新,老豪之年幾度春。少壯常懷濟民志,垂暮猶存報國心。」袁寶華已經是百歲老人,這四句詩是他晚年時所作所為,他始終對黨忠誠,對祖國、對人民熱愛,情真意切,質樸自然。
在座談會現場,朱鎔基對自己的恩師表示祝賀,並深情回憶起了六十多年前與袁寶華老師共事的經歷,並稱袁寶華「知我者公」。朱鎔基的師生情,令在場許多人為之動容。
四、共產黨的十九大隆重召開,朱鎔基在鏡頭前一閃而過
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召開全國第十九屆代表大會。朱鎔基作為黨員及特邀代表,出席了十九大。
十九大閉幕之後,朱鎔基自豪地說,「前幾天,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召開了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我作為特邀代表出席了大會。」
近年來,網路直播盛行,因此黨的代表大會也以直播的形式展現給大眾。十九大期間,人民網、新華網、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等等,都對十九大進行了直播。
國內外億萬網友在關注這次代表大會,直播期間,鏡頭轉向了朱鎔基。朱鎔基滿頭銀髮,梳得整整齊齊,他打著紅色領帶,身著西裝,看起來精神矍鑠。 他腰背筆直,端正坐著,桌上放著「朱鎔基」的席卡、幾份文件和他的眼鏡。
此時的朱鎔基,已經有九十歲了,退出政壇也足足有十五年了。網友沒想到,在這樣的場合竟然看到了曾經的“鐵面總理”,他們驚呼,“看!朱鎔基!”
在人民大會堂之外,這短短的幾秒鐘視頻,也引起了萬眾矚目。有些網友看到他滿頭銀髮,滄桑的臉龐,也不禁感慨:「朱總理老了。」
如今雖已老,曾經卻年少。
1949年,年僅二十一歲的朱鎔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朱鎔基從小就失去了父母,靠伯父一手養大,兒時的艱辛他在成人後仍歷歷在目。 加入了共產黨後,他找到了“父母”,找到了“家”,於是他決定——去愛真理、愛人民、愛人類。
朱鎔基的同窗好友郭道暉表示,朱鎔基一旦有了這樣的大愛,「是不會感到『孑然一身』得孤苦的」。他願意和朱鎔基一起攜手,走上這條追尋真理的道路。
加入中國共產黨之後,朱鎔基成為了清華大學的中共地下黨員,負責學生運動和聯繫同學。
1950年夏天,朝鮮戰爭爆發,毛澤東決定出兵朝鮮,抗美援朝。
清華園的學生紛紛表示,要投筆從戎,保家衛國,電機系畢業班的學生劉景白寫了一張支持中央抗美援朝的大字報,朱鎔基作為班長,發動全班同學在大字報上簽字。這張大字報貼在食堂門口,引得全校許多同學駐足觀看。
而在自己的黨支部裡,朱鎔基是第一個報名參加抗美援朝作戰的黨員。 當時,我國出兵朝鮮前景未明,很多人有「恐懼美國」的心理。然而,朱鎔基作為代表在全校大會上發言說,「勇敢是鍛鍊出來的,為了保衛祖國,革命青年應該不怕犧牲,無所畏懼。」
黨支部因為工作需要,最後沒有批准朱鎔基參軍,而是推薦他清華大學學生會主席的候選人。朱鎔基發表了激情洋溢的競選演說,高票當選學生會主席。
無論年少或年老,朱鎔基還是那麼愛祖國、愛人民。
2018年,朱燕在全國兩會上接受採訪時提到了父親朱鎔基,並表示他的退休生活與普通老年人無異,平時會讀書看報、鍛煉身體。
朱燕說,「他非常關注社會民生的發展,一直希望經濟成長,社會民生各方面越來越進步。」
結語:
朱鎔基一直不忘清華;他希望母校能為祖國培養更多棟樑。
2021年,朱鎔基已經93歲。
今年,也正值清華大學成立110週年,清華經濟管理學院建院37週年。清華經管學院有了自己新教學大樓。
2021年4月7日,作為經管學院首任院長朱鎔基,特意為經管學院投入使用新的教學大樓送去祝賀語。 2021年4月24日,學者白重恩作為現任的院長主持了新樓落成儀式,並在宣讀了朱鎔基的祝賀語。
參考文獻:
[1] 朱鎔基著.朱鎔基講話實錄(四卷)[M].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
[2] 南召縣地方史誌編纂委員會編. 南召縣志 1986-2002年[M]. 2007年出版。
[3] 閱讀悅成長編寫組編;黃步高,丁娜,朱嫦娥主編. 閱讀悅成長 正義 沐浴在同一片陽光下 13-15歲[M]. 2019年出版。
[4] 胡長青主編. 經濟學家茶座 第69輯[M]. 2015年出版。
[5] 唐建光著. 畢業生 百年清華的中國年輪[M]. 2011年出版。
[6] 趙建國,雷紅英著. 金怡濂傳[M]. 2015年出版。
[7] 清華校友總會[編]. 校友文資料選 第六輯[M]. 2000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