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本名大剛,天津人,壬子歲臘月十五(一九七三年)生。父為警察,母為小學教師。
幼時,其父所轄之處有工人俱樂部,故每遇公務,輒於此間託人照顧德綱。
天津素為曲藝之鄉,凡梆子、雙簧、相聲諸藝,俱樂部內日得見,德綱好之,久之漸至於痴。後得從高祥凱習評書,從王田雨習西河大鼓,從常寶豐等藝人習相聲,轉益多師,沈潛數年,其藝日精。
(郭德綱、張文順)
乙亥歲(一九九五年),德綱赴京,漸與前輩張文順、同儕李菁相交,共演相聲於廣德樓茶館。後數年,邢文昭、徐德亮諸人先後至,藝人漸至十數人,遂名之曰“北京相聲大會”,後名“德雲社”。
然當此之時,相聲衰微,德綱名亦未彰,門可羅雀。 某日,台上有藝人,而台下觀者僅一人,其困窘乃至於此,誠可嘆也。
時德綱為稻粱計,請入安徽衛視為主持。節目組欲試之,令德綱居於市集之玻璃屋。兩日之內,一切起居飲食、大小便溺,不得出其間。
此小丑也,而德綱不得已為之。
此數年間,德綱奔走京師相聲圈,憂鬱未嘗得志,後乃言:初欲為門下走狗而不得,無奈而化為龍也。
甲申歲(二〇〇四年),德綱得拜侯耀文為師。
耀文名家也,乃相聲大師侯寶林第三子,時為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引保代三師常貴田、石富寬、師勝傑,俱一時之傑。
耀文愛才,排他議而納德綱為徒,時提點之,德綱目為「一生之貴人」。後三年,耀文竟猝亡,年五十九,誠可惜也。
(侯耀文、郭德綱)
是年,於謙入德雲社。謙善捧嘩,言機趣而性忠厚,有急智而不爭鋒,與德綱相得益彰。
自謙至,德綱如魚得水,後戲稱謙為「相聲女王」。
乙酉、丙戌間(二〇〇五至二〇〇六年),德綱聲名大噪。當是時也,北京電台、北京衛視諸媒體常呈其演出,網路時傳其錄影。由是,往天橋劇場觀者日眾,門庭若堵。丙戌歲,德綱嚐返天津演出,座無虛席,返場乃至廿五次,世罕有也。
而德綱之佳作,亦多出於此間。如《西徵夢》《論捧逗》《托妻獻子》《我要幸福》《我這一輩子》《論五十年相聲之現狀》等,或為新編,或為新作,皆眾所矚目。
初,德綱入安徽衛視,品嚐女主持春妮搭檔。後德綱成名,一日,春妮問曰:吾有一鍾愛之相聲藝人,君知否?德綱笑,意其所論者必為己。
春妮復曰:吾以為相聲藝人之卓異者,「昔」之郭德綱也。 所謂昔時,蓋乙酉、丙戌間。此語有深意在焉。
其時,德綱所遭非議亦日增,姜昆諸人斥為“俗”,籲籲同行共拒之。德綱亦撰新作反訥。後德綱聲名反愈隆,雖有非議,無傷也。蓋諸人徒以口舌文墨相拒;而觀眾益愛之。
德綱以相聲得名,然其志匪止於此,蓋欲以相聲為立身之本,以曲藝為安心之處,而以娛樂為謀生之資也。
德綱創麒麟劇社,時與弟子陶雲聖共演京劇;復好評書、河北梆子諸藝,蓋以自娛也,以安心也。
《星夜故事秀》《笑傲江湖》《非常了得》之屬,皆德綱所主持之節目;《小房東》《三笑之才子佳人》《祖宗十九代》之屬,皆德綱所與之電視電影。自德綱成名,事繁少暇,於相聲用力稍減。
相聲、曲藝所得之利薄,而綜藝、影視所獲之利豐。 德雲社人眾以百計,德綱欲藉娛樂以張生計,常情也。然其相聲之精進,或亦略緩。
德綱弟子甚眾,計雲、鶴、九、霄四科,而以岳雲鵬、張雲雷、欒雲平、朱雲峰、陶雲聖、張鶴倫、孟鶴堂諸人為特出。何雲偉、曹雲金嘗為弟子,聰敏,德綱愛之,後竟出師門。雲偉更名偉,復更為殄偉。
何、曹去社,歲在庚寅(二〇一〇年)。時二人名盛,人皆以德雲社危矣。
德綱謂弟子雲鵬曰:今日社中,孰人名盛?雲鵬答以數人姓名。復問曰:汝知其何以名盛乎?才幹固其一也,然亦賴社中之力良多。 汝欲成名否?汝欲成名則名可成也。 雲鵬初莫敢信,然終允之。
後雲鵬果名滿天下,勢更在當年何、曹之上。 是德綱匪僅精於相聲之藝,亦長於行銷之術。德綱之藝,人所共知;德綱之術,人少知也。
德綱性烈。其師耀文嘗言,德綱一路坎坷,故必不從,信然。觀其平生所為,愛憎甚為分明。
初,德綱與王惠相戀。惠不以德綱困窘介懷,時相勉勵,至賣車得金以濟。德綱不受,惠急而曰:以為吾他日之嫁妝。 德綱乃受。後惠果委身下嫁,相助德綱甚多。德綱深感惠之情,以為德雲社董事長,凡己所得,亦悉與惠。其愛人如此。
北京衛視屢與德雲社有隙,德綱深惡之。後衛視台長身故,德綱乃作詩譏之。其憎人亦然。 德綱譽滿天下,謗亦隨之,蓋良有以也。
贊曰:郭德綱始僅為天津一民間藝人。比赴京師,創德雲,聚諸人,振衰敝,興相聲,其間不過十餘年。功不可謂不偉也。
是德綱之遇相聲,德綱之幸,亦相聲之幸也。德綱於說學逗唱間嬉笑怒罵,不拘一格;而為人亦如是。果非有如此之性,亦無如此之藝也,無如此之事業也。
然今日相聲之衰,德綱輩得而救之,明日又孰起而繼之?相聲之衰,或尚可得救,諸曲藝之衰,又孰可救之?
德綱嘗嘆曰:「元雜劇今亦絕,絕則絕矣。」此蓋時也,勢也,人力所難為者也。 然豪傑特起之士,又每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而薪火相傳,一線生機,亦常賴之。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曲藝,其起伏興衰,信自然之理,而有人力存焉。相聲、曲藝之明日,且待後來之君子。
一九八九年,郭德綱正式從藝。
二零一九年,德雲社早聞名天下。
三十年彈指一揮。
郭氏半生,有風起雲湧,亦有風波雲霧。
弟子數百,有出人意表者,亦有不如人意者。
無論如何,還是要感謝他對相聲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