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市煤炭檢驗中心主任,這是一個聽起來「不大不小」的官職。
但無論身居何職,如果憑本心做得好了,就是修身齊家治國的第一步,如果違心做得不好,就是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全部個人財產和贓物。
這是發生在前秦皇島市煤炭檢驗中心主任李小林身上的真實故事,他平時故作節儉,可背後卻利用職務之便斂財共計1500萬元之多。
權力是個迷人的字眼,他是怎麼掉進去的?
01 不簡單的“開端”
所謂表面上不起眼的蘿蔔在地裡面總有一個深不可測的根,李小林事件還多虧了一個普通的舉報案才行。
「他李小林把30萬塊的公款借出去經商了你們知道嗎?就是那個煤炭中心主任李小林!」
2006年4月17日上午大概9點多,一名大概年紀三十歲左右的女士情緒異常激動地來到河北省秦皇島市反貪局大聲呵斥,說秦皇島市煤炭中心主任那個叫李小林的人一直貪污受賄,為人虛偽狡詐。
她的舉動首先讓在場的反貪人員大吃一驚,但是經驗豐富的偵查員們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勁。
因為這雖然是一個普通的舉報案,但是這位來舉報的女性身份卻很不一般,她對整個內部情況有很深的了解,不是普通的「瞎嚷嚷」。
這讓偵查人員意識到「要出大事了」。
「先出發吧,萬一有風聲的話被舉報人銷毀證據就糟了。」
在檢舉人大概了解了情況以後,上午十點左右偵查人員立刻動身趕往李小林那裡。經驗豐富的偵查人員到了以後就兵分兩路,一隊人直接去找李小林對質,另一隊人去財務部找證據。
“沒有的事,肯定沒有啊!”
面對偵查人員的質問,李小林滿口否認,表示自己堅決不會做這樣的事。而被問到是否挪用公款的時候,李小林卻換了套說辭,表示「不記得了、想不起來了」。
怎麼問都問不出來,就是矢口否認、抵賴,偵查人員也拿李小林沒辦法,場景陷入了僵局。就在這時,在財務部那邊的偵查員有了消息。
“2003年,煤炭檢驗中心借給秦皇島市某地產開發商趙某30萬元,署名是李小林。”
當欠條被出示在李小林面前時,他頓時沒了掙扎的力氣,臉上唰地一下羞紅了,他隨即又顫顫悠悠地點燃了一支煙:“是—是我。”{ /b}
隨著李小林承認了挪用公款的事實,下午6點左右偵查員就把他帶回了局裡,案件到這裡似乎水落石出了,可偵查員的臉上總是寫著不安。
後來,負責查辦李小林案子的人員回到反貪局以後決定對李小林事件立案偵查,他們先對李小林進行了拘留,隨後又開會到深夜,對這次看似不大的貪污案又進行了細緻推敲。
透過多方調查取證,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李小林身上不僅藏著挪用公款的秘密,他涉案的款項之大簡直令人大跌眼鏡。
02 巨款讓「面具下的真相」浮出水面
在領導和同事的眼中,李小林是一個生活低調節儉、衣著樸素的人,平時開著的車是一輛長城皮卡,已經跟了他很多年了幾乎不能再修了。
連領導都看不下去常常勸他換一輛車,但李小林總說自己沒錢,滿口的「清廉貧窮」。
李小林平常衣服也有大牌,但是卻從不喜張揚,他平時連炒個股的愛好都沒有,也不買基金,就只愛好游泳,大家只知道他唯一的兒子還在北京打工呢。
這樣「做官」的李小林從未讓領導同事們起過疑心。
“出了這樣的事才知道他兒子在加拿大上學啊,平時他都跟我們說兒子在北京打工。”
據偵查人員做了無數的細緻調查後才發現,李小林「貪污」不是一天兩天了,而是要追溯到八年前。
1998年,根據國家對煤炭中心的管理規定任何煤炭部門不能私自收取採樣費和製樣費,不甘心的李小林為了不放棄這兩塊「肥油田」便私自開設了煤炭品質諮詢部、煤質技術諮詢服務部等九個部門。
這些部門一沒有合法資質,二沒有上級批准,只是李小林安排了自己手下的閒置人員掛了個名而已,以此便開展“服務”收取費用。
從1998年到2006年間,李小林縱容這些部門私自違規收費達3000多萬人民幣,動輒帳戶註銷,逃避市場監管,一時間,這些服務部就順理成章地變成了李小林的「私人銀行」。
2002年,服務部的120萬元被李小林分三次轉了出來,他又隨即把這三部分存單以個人財產的形式存入了銀行,方便提取。
陳舊舊賬,偵查人員確實費了很大功夫,他們先後調查了接近60多名知情人員,又去銀行拉了賬目,才發現這些年間李小林淨以瞞報收入為主要手段。
李小林靠著打白條、接連註銷服務部的帳戶來往自己的口袋圈錢,涉及金額高達500萬元人民幣。
「有錢了」自然也不能苦了家人。
偵查人員後來在調查中又發現,李小林不只拿貪污的錢給自己買保險、買房子,還給家裡人買了高達190萬元的保險,而自己主要是買分紅型保險。
岳父岳母的房子、姊姊弟弟的房子和兒子的房子,他也都買好了。
“我們雖然發現了他在銀行開的保險箱,但是保險箱裡只有100多萬的存單,其他大額的贓物我們仍然沒有找到去向,所以他顯然還是沒有全部交代。”
偵查員說,他們發現的現有財產和李小林貪污的全部金額並不能完全對得上,所以他們決定當面「提審」李小林,採取審問的形式。
一開始李小林並不想招認錢款去向,但是偵查員拿來了他這麼多年來貪污受賄的大量證據。
連藉條和銀行存根也在內,在大量證據面前,一再被逼問的李小林經不住來自偵查員強大的心理壓力,才交代了是由自己的弟弟保管著大筆財產,{/b }而那些錢都埋在父母原來住的老房子裡。
順著李小林交代的方向,偵查員來到了李小林的老家盧龍縣,並找到了他的弟弟,經他弟弟的指引,他們在那所老房子的院子裡挖出了一個超級精心整理過的大包裹,打開一看,有34份價值412萬的保險合約、60個價值827萬的存摺、29個價值28萬美元的存單和3個房產證,總價值1500萬元。
“美元要匯給誰的?”
“給我兒子的。”
美元是匯給在加拿大讀書的兒子的,李小林把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因為他也是不想把事情鬧大,還是要面子的,再就是不想牽連家人,我們也是利用這一點,否則的話這麼大金額的錢他不可能交代。”
李小林貪污賄賂事實已定,被判決那天,光是他受賄事實的記錄就足足有五頁紙,多的有幾萬塊少的只有兩千塊,李小林的人生結局全部都寫在這一頁頁紙上了。
法院判決:
李小林因貪污受賄罪、挪用公款罪、合計帳簿罪等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沒收全部個人財產100萬元,貪污的1300萬元和28萬美元全部上繳國庫。
值得令人嘆惋的是,在查處李小林案件的時候還牽涉了其他幾名受賄人員,之前和李小林一起工作的煤炭檢驗中心的嚴某和原會計李某均有過和李小林一起貪污的事實。
李小林服了判決,且認罪態度尚可,國家的損失也基本被找回,於2007年1月,法院正式下達了這份判決書。
03 不知道懸崖勒馬就只能靜等萬劫不復
說起這樁驚天貪污案的背後,追根究底,還是李小林自己輸給了貪欲。
1954年,李小林出生在盧龍縣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在那個文盲多於文化人的年代,李小林很幸運地上了工農兵大學。
身為新一代工農兵大學生,1991年時他很快就被調到武山水泥廠中心擔任煤檢中心主任。
剛到任的李小林曾經也是一個兢兢業業、踏實肯幹的好幹部,他一直苦心鑽研配煤技術從沒有過懈怠。
哪種煤配在一起含水量少、哪種煤配在一起發熱效能最大他都信手拈來。這種專業在當時是業界首屈一指的,也因為這個,他成了小有名氣的風雲人物。
可是否極會泰來,相反的舒服日子要是過久了也是如此。
就在李小林剛到任這一年,也就是1991年,雖然只是科級的幹部但是李小林手中的權力眾所周知。
一個煤炭商找到李小林想讓他幫忙修改煤炭質地以謀取利益,並給了李小林兩千元的「感謝費」。
新官上任的李小林很是忐忑,雖然知道不太好但僥倖心理和貪婪告訴他:可以遮掩過去的。
自此,貪污賄賂的路便一發不可收拾。
從1999年到事發,有多少年李小林可以說就是貪了多少年,甚至隨著後來膽子越來越大,手段越來越“嫻熟”,別人如果不給“好處”那他就徹底不給辦事。
“樹倒猢猻散”,李小林出事以後很多跟他有過接觸的人怕被牽連無法繼續在煤炭界立足都選擇躲得遠遠的,反貪局的偵查人員不遠萬裡才多方收集了證據。
秦皇島市是全國煤炭生意的集散地,運出的煤炭佔全國總水路運輸的40%,面對這樣大的市場和“肥田”,上級檢察官早有懷疑,只是這次調查終於印證了他們的想法。
無論對男人或女人來說,權力都是最誘人的蜜糖,尤其在男性眼裡,這可能是勝過金錢的頂級財富。
但古人有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無論愛什麼,都該取之有道而不該迷了心神。
中國的法律不是虛設,你就算手法再高明、隱藏得再嚴密、頭腦再狡猾都不可能逃得過法律的製裁,僥倖心理也只不過能滿足一時的眼前生活罷了。
損失一個本該兢兢業業的好幹部可惜,損失一個專業的配煤專家也可惜,所以希望無論走到什麼位置,我們的心都還在最初那裡。
參考文獻
1、 《煤檢巨貪落網記:竟把千萬「髒錢」埋在地下》中國共產黨新聞
2、 《「權力」催生科級巨貪》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