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作品簡介及感悟(莫言《晚熟的人》告訴我們,即使是人到中年,也要保留一些純真!)

2023-01-20莫言

莫言曾說自己就是晚熟的人。

1955年,莫言出生在山東高密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

1976年,莫言參軍。在部隊擔任圖書館員的4年裡,他閱讀了大量文學、歷史、哲學等方面的書籍,這對莫言後來的創作有著重大影響。

直到1986年,莫言發表了中篇小說《紅高粱》,引起文壇轟動。後來張藝謀將作品改編成同名電影,也獲得了柏林影展金熊獎。

之後莫言一直筆耕不輟學,孜孜不倦,寫出了許多優秀的作品。 到了2012年,莫言成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我國第一個獲得此殊榮的作家。

莫言

莫言的成功靠的不是天才般的成就,而是靠著一步步勤奮的耕耘,從默默無聞到名聞天下,他這條路走得緩慢但踏實。

莫言說:「我不夠成熟,不夠圓滑,不夠老練。沒關係,我只不過是個晚熟的人。」

在《晚熟的人》這本書裡,莫言提到了晚熟的人的特徵,他認為人還是晚熟點比較好,過早成熟會耗費一個人的純真。

{不}1{/否}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是被劣人催熟的。後來雖然開竅了,但也仍然善良與赤誠,不斷地尋找同類,最後卻成了最孤獨的一個。

我想生活中肯定有這樣的一類人,年輕時傻乎乎的,不管是為人處事,還是職場鬥爭,看起來都是又呆又蠢,根本搞不懂規則,也看不透原委,但依然每天樂呵呵的。

慢慢的,經歷了越來越多的人情冷暖,也逐漸開竅了,才會看懂這個世界的冷漠和殘酷。

可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想隨波逐流,總想保留著自己純真善良的一面。

他們堅信,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定會找到幸福,不去迎合和討好,一樣可以過好適合自己的生活。

這就是晚熟的人。

晚熟的人,一般簡單又純真,看起來傻乎乎,卻傻人有傻福,有著誰也搶不走的人間幸福。

如果你也是這樣,就不要懊惱自己總不開竅了,有時候傻一點、待一點,是好事。

莫言

{不}2{/否}

一個人,特別想成為一個什麼,卻始終沒有成為一個什麼,那個這個什麼,也就成了他一輩子都魂牽夢繞的什麼。

每個人都有深藏於心的執念。

例如年輕時想成為畫家,卻始終沒有機會實現,那麼畫畫這個事就是他一輩子的遺憾和追求。

很多家長總喜歡強迫孩子去實現什麼夢想,其實那個夢想不過是家長自己未實現的遺憾罷了。

人總是很奇怪,就是喜歡跟自己較勁。

未得到的人,未實現的夢,本來就是過去的事了,可偏偏喜歡一直糾纏。

有時候,放下即是新生。

莫言

{不}3{/否}

世界上的事兒就是這樣,無論多麼高的山,也有鳥飛過去;無論多麼密的網,也有魚鑽過去。

諸葛亮曾說:志當存高遠。

一個人立志向,大可以立得遠大一些。不管是多遠大的志向,世界上總有人可以去實現,總有人過著你夢想的生活。

生活陷入困境時也別絕望,你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總可以過理想中的那種生活,理想並不是不可實現,只是你還沒有修練到那個程度。

莫言

{不}4{/否}

人類的幸福是建立在痛苦基礎上的,美好的事物之所以美好,是因為醜陋事物的存在。

幸福和痛苦都是比較出來的。沒有痛苦作比較,幸福也是察覺不到的。

世間的事,就怕襯托和比較。

所以,當你遭遇痛苦時,你要想,這是暫時的,如果不經歷這場劫難,你又如何能感知到平凡的幸福呢?

沒有經歷過飢餓,不會懂食物的重要;沒有經歷過風波,不會懂平淡的幸福;沒有經歷過背叛,不會懂誠信的可貴。

莫言

{不}5{/不}

早熟的人容易對這個世界低頭,像成熟的稻穀,被生活所累,彎了腰;晚熟的人,卻像冬日山間的松柏,雖腰身彎折,卻蓄勢待發。

到底什麼是早熟和晚熟?

早熟的人就是在一個尚未合適的年紀,接觸到了太多的人情世故,過早地認識到了社會的殘酷和冷漠,這種人在剛開始的時候肯定會受歡迎,因為他們圓滑且懂事。

但早熟,也過早地消耗了他們的內心,經歷十年二十年之後,他們就會覺得疲憊,對生活和社會變得消極,很少再生機勃勃,積極向上。

而晚熟的人呢?

在別人聰明伶俐的時候,他們又呆又傻,總顯得特別天真;但隨著心智的成熟和閱歷的增加,可能人到中年才開始成熟,但這類人就算成熟了,也會留有內心的單純,依然熱愛生活,願意去累積和沈澱。

著名的投資人徐小平曾說過,往往一些單純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因為他們沒有受到污染。

莫言

而莫言的這本《晚熟的人》就是想告訴我們,即使是人到中年,也要保留一些純真,還要繼續熱愛生活,不斷去學習和創新。

俗話說:好飯不怕晚,好事要多磨。

請給自己多一點時間,我們的一無所成也許只是晚熟罷了。

當你不斷提升自己,一直積極向上,那份晚熟的智慧也許就在前方等著你。

莫言

《晚熟的人》

莫言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8月

內容簡介:在本書中,莫言根植鄉土,聆聽四面風雨,塑造典型,挪借八方音容,用12個故事講述獲諾獎後的里里外外。 12個故事有喜有悲,有荒誕有現實,從上個世紀到當下社會,從歷史深處步入現實百態,壁立千仞,氣象萬千。這次,莫言將筆觸延伸得很長、很遠,但與你我又是如此緊密、親近。

作者簡介:莫言,山東高密人,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中國首位獲此殊榮的作家。代表作品有《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勞》《蛙》等長篇小說11部,《透明的紅蘿蔔》《白狗鞦韆架》《與大師約會》等中短篇小說小說100餘部。莫言創造了一個以「高密東北鄉」為地標的文學世界,這片土地上融匯了真實與想像的故事,不僅可以看作中國社會的縮影,並且能延伸至全人類的生存境遇。他的作品被譯為英、法、德、意、日、西、俄、韓等50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產生了廣泛影響。


來源:時光的角落

作者:小婷半清

【聲明:本號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帳號,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訊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涉嫌侵害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