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榮瑧簡介(重慶近現代人物-聶榮臻)

2022-11-07聶榮瑧

聶榮瑧

聶榮臻

聶榮臻(1899—1992),曾用名聶雲臻。生肖:豬。重慶市江津區人。

1919年江津縣立中學畢業後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參加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1923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轉赴蘇聯學習。

聶榮瑧

留學時期的聶榮臻

1925年9月回國,相繼任廣州黃埔軍校秘書兼政治教官,中共廣東區委會特派員(書記周恩來),中共中央(上海)軍事部參謀長(部長周恩來),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軍委會書記(南昌起義),國民革命軍第2方面軍第1 1軍黨代表(南下作戰,軍長葉挺),中共廣東省委軍委會委員(廣州起義,省委書記兼軍委會委員長張太雷)、軍委會士兵委員會主席(軍委會書記楊殷)、軍委會書記(省委書記李立三),中央軍委(上海)委員(書記關向應、周恩來)。

1931年冬到江西中央蘇區,歷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王功利),紅1軍團政治委員(軍團長林彪),中華蘇維埃第二屆臨時中央政府執委;參與組織指揮了中央蘇區第四、五次反「圍剿」。

1934年10月參加長徵,率部突破了國民黨軍的第一、二、三、四道封鎖線。

在「遵義會議」上,他堅決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後,他與林彪率部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擺脫了敵軍的圍追堵截。

1935年5月任紅軍先遣隊政治委員,與司令員劉伯承率部通過大涼山彝族區後搶佔安順場、飛奪瀘定橋。 6月中旬他率紅1師翻越夾金山,在懋功與紅四方面軍先頭部隊會師。

8月下旬率紅1師和紅軍大學部分學員為先遣隊,穿越大草地。 9月任紅軍陝甘支隊第1縱隊政治委員(司令林彪),他與縱隊參謀長左權指揮第4大隊攻占天險臘子口後乘勝佔領哈達鋪,再次為中央紅軍打開了北上通道。

在哈達鋪,他從《山西日報》上獲悉陝北有一個紅色根據地後及時將這一消息報告給毛澤東,毛澤東當即決定中央紅軍挺進陝北。

1935年10月,他與林彪率先遣隊進入陝北吳起鎮,自此結束了歷時一年,行程二萬五千里的長徵。 11月當選為中華蘇維埃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主席毛澤東),並與林彪指揮紅1軍團(恢復了番號)取得了直羅鎮戰鬥的勝利。毛澤東說:“直羅鎮這一仗的勝利,體現了中央紅軍同西北紅軍兄弟般的團結,粉碎了國民黨軍對陝甘邊區的“圍剿”,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1936年5月任左路軍(西徵)政治委員(代軍團長左權),10月率部與紅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12月當選為中央軍委委員(主席毛澤東)。

聶榮瑧

聶榮臻在晉察冀軍區駐地

全國抗戰爆發後,任八路軍115師副師長、政治委員(師長林彪)。

1937年11月,他率115師一部在山西五台山地區創建抗日遊擊區;後又相繼開闢了冀中、冀東、平西和平北等抗日根據地。截止至1939年,晉察冀根據地已發展到擁有72個縣,主力部隊近10萬人的規模。毛澤東讚譽說:「五台山,前有魯智深,今有聶榮臻,聶榮臻就是新的魯智深……」並號召八路軍各部向晉察冀根據地學習。

聶榮瑧

聶榮臻與白求恩大夫在晉察冀

先後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司令兼政治委員,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員(書記楊尚昆)、晉察冀分局委員(書記彭真)、北方分局委員(書記彭真)、晉察冀中央局代書記、晉察冀中央分局書記。

聶榮瑧

1946年,左起聶榮臻、周恩來、葉劍英、蔡樹藩、賀龍、蕭克在張家口

抗戰勝利後,相繼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兼政治委員,中共晉察冀中央局書記,中共中央華北局第三書記(第一書記劉少奇,第二書記薄一波),華北軍區司令員(政委薄一波)。

1948年12月與林彪、羅榮桓組成中共「平津戰役」總前委。

北平和平解放後,兼任平津衛戍區司令部司令員、北平市市長、北平市軍管會主任。

1949年6月,任中國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總參謀長周恩來)。

聶榮瑧

聶榮臻陪同朱德檢閱開國大典受閱部隊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秘書長兼解放軍代總參謀長(1950—1954),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54),中央軍委副主席(1959—1988) ,國務院副總理(1959—1975)兼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國防委員會主任。

1955年獲頒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先後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及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聶榮瑧

一級八一勳章 一級獨立自由勳章 一級解放勳章

是中共第七至第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八(十一中全會)、十一、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曾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聶榮瑧

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著有《聶榮臻回憶錄》。

由元帥負責領導的「兩彈一星」工程的試驗成功,使全球華人挺直了腰桿。

聶榮瑧

張瑞華

夫人:張瑞華(1909—1995)。生肖:雞。河南省信陽市人。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考上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女生隊學習,同年參加了「廣州起義」。後在中共廣東省委、順直省委、中共中央機關工作。

1935年冬到陝北,先後任中共陝甘寧省委直屬機關總支書記,抗日軍政大學學員,陝北公學總支書記,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晉察冀中央局和華北局婦委書記。

建國後,歷任華北局組織部副處長,中央組織部副處長,中共第十一屆中紀委員。

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第五、六屆全國委員會常委。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