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會彈奏鋼琴的鋼琴作曲家,一個飽受世俗爭議的作曲家,一個有超脫思維的音樂評論家,這可能是對舒曼藝術成就最大的總結,也是對他作品最大的承認。
一、舒曼是誰?
羅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19世紀德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
舒曼自小學習鋼琴,7歲開始作曲。 16歲遵母意進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 19歲又進修鋼琴,受到了帕格尼極大的影響,放棄了法律的學習,專攻音樂。後因手指受傷,遂轉向作曲和音樂評論。 1835-1844年,獨自編輯《新音樂雜誌》,並開始創作大量鋼琴作品。 1840年獲耶拿大學哲學博士,1843年赴萊比錫音樂學院任教。因精神疾病日趨嚴重,1854年投河獲救,1856年7月29日逝世於精神病院。
德國音樂家舒曼
二、無法演奏,那就在創作上突破
舒曼苦命而短暫的一生給人留下的卻是熱情洋溢和豐富的想像力。他對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舒曼在年輕的時候弄傷了手指,使自己無法進行鋼琴演奏,但是舒曼在鋼琴演奏方面有著巨大的突破,在他的作品中充滿了浪漫主義情懷,很多作品在豐富的演奏形式之下,是一種幟熱的感情,優美的旋律讓每個音符都可以充分的訴說自己的感情。
在藝術歌曲方面,舒曼也有著自己不同的見解,他繼承和發展了舒伯特對藝術歌曲的理解,創作了一系列對後世有很大影響力的藝術歌曲,舒曼在藝術歌曲的影響力和地位跟舒伯特是不相上下的。他的藝術歌曲大都是將愛情作為中心點,從女性的視角出發,進行美好生活的歌頌與傳揚。在他深厚的文學功底下,他可以深刻細緻的描寫人們的心裡變化,每一個旋律都精確細緻,他也加大了鋼琴伴奏的渲染作用。
德國音樂家舒曼
三、將德國浪漫主義帶入了一個不同的高度
舒曼的藝術成就不僅在音樂的感受上,在音樂評論上也做出了進步。他創立了自己的組織並且刊發了自己的報刊,並以此為平台宣揚浪漫主義音樂帶來的美好,抨擊舊形式音樂帶來的墨守成規,發現了很多很多的音樂人才。
作為19世紀上半葉德國音樂史上新音樂的代表性人物,舒曼將德國浪漫主義帶入了一個不同的高度。舒曼的作品用他豐富的想像力,優美的音樂表達形式讓人們重新看待德國浪漫主義的意義。
四、作品
舒曼的主要作品分為三種不同的音樂形式,第一種是奏鳴曲式,代表作有《維也納狂歡節》《第一鋼琴奏鳴曲》《第二號鋼琴奏鳴曲》《第三號鋼琴奏鳴曲》。
第二種是變奏曲式,代表作有《克拉克主題即興曲》《阿貝格變奏曲》《交響練習曲》。第三種是套曲曲式,主要的代表作有《夜曲》《幽默曲》《花曲》《阿拉貝斯克》《大衛同盟舞曲》等。
在舒曼的作品中,鋼琴曲和歌曲的數量佔據了很大的一部分,受到家庭素養和自身天賦的影響,舒曼的作品往往在細膩表達音樂的同時引起人們內心的共鳴。
舒曼更著重表達人們的內心感受,對拘泥於陳舊的老音樂不屑一顧。他主張將音樂滲透到詩歌的最靈魂深處,而詩歌也表現出音樂的渲染氣氛。舒曼不僅增加了鋼琴在演奏中的表現力,也更重視詩歌的選擇和歌詞的修飾。
透過對舒伯特作品的繼承和發展,舒曼的作品跟舒曼本人一樣具有想像力,富有對新鮮事物追求的激情,舒曼在自己的作品中更加註意了每一個細節的不同表達方式,從來更豐富和全面的表達作品的情景,讓人們在音樂中更加的享受。
德國音樂家舒曼
五、舒曼鋼琴作品的特色
舒曼鋼琴作品的特點充分的表達了他的思想和意圖,也體現了他對音樂的不同理解。
舒曼的鋼琴作品都是用浪漫主義的思想去深刻的刻畫創作,跟舒伯特不同或者比舒伯特有優勢的是,舒曼的父親是一個有素養的書商,所以舒曼從小接受的教育讓舒曼的文學功底相當深厚,他對音樂和歌詞的刻畫更加細膩有張力,他喜歡將最深刻的感情藏在細膩的藝術歌曲裡,將富有激情的想像力摻雜在細膩的變動裡。
六、舒曼為什麼把蕭邦的音樂比喻成大砲
蕭邦和舒曼是同一時間的音樂大師,蕭邦和舒曼的關係也不錯,而且他們年紀也一樣大,舒曼對蕭邦的音樂才華是相當認可的,也在很多時候讚賞蕭邦,可是為什麼舒曼把蕭邦的音樂比喻成大砲呢?
很準確的說,舒曼說蕭邦的音樂是藏在花叢中的大砲。從字面的意思就看出來,花叢裡的花朵是美麗的,醉人的,大砲卻是致命的,猛烈的。舒曼的話也是這兩個意思,蕭邦的音樂美妙動人,旋律可以帶給人們最美好的享受,沉浸在蕭邦的音樂裡就是一種享受,是對現實世界的遺忘。
波蘭鋼琴家蕭邦
但是蕭邦也是一位愛國音樂家,大砲其實就是指在蕭邦的音樂中深藏著對祖國受到侵略的強烈的反抗和不屈。
舒曼簡單地把對蕭邦音樂的理解劃為了一句話,說明了兩個音樂大師的交往已經相當深刻了,音樂是沒有國度的,也從這句話裡可以看出,舒曼對蕭邦的音樂是大加讚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