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這個成語故事出自於《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小怪,曰:'漢皆已得楚乎?
秦朝末年,楚漢相爭。劉邦決定趁項羽逐漸衰弱的機會消滅他,就集中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軍隊。在外圍佈置了多重兵力,把項羽緊緊包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減員嚴重,糧食短缺。
有一天晚上,劉邦讓東南西北四面的楚軍高唱楚國歌曲。項羽聽到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佔領了楚國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麼多?這時候,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喝酒唱歌。二人邊唱邊哭,左右侍者也都難過得掉淚。
項羽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於項羽前,帶了僅剩幾個兵卒至烏江,最後因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於江邊。
[提示]比喻四面被圍,精神崩潰,孤立無援,陷於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