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的四爺雍正皇帝,他自45歲登基之日就一直爭議不斷,而就在他58歲僅登基13年卻又突然拋棄了金鑾殿,於是他的死也變得撲朔迷離,這同時也讓四爺的一生顯得更為迷霧層層。於是好奇心作祟很多人編造了各種關於雍正爺的清宮戲,但是歷史終究是歷史,是影視劇所無法真切還原的,但是這些有關的影視劇都向我們展示了不同的雍正帝,滿足了我們各種好奇。今天我們也來看看到底雍正是怎麼死的,雍正皇帝簡介。
一、雍正是怎麼死的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圓明園猝然去世。雍正皇帝死的十分的突然,無論是他的皇后皇子,還是身邊最得寵的大臣都沒有絲毫心理上的準備。
據雍正朝大學士張廷玉的《自訂年譜》中記載,雍正帝在臨終之前,沒有絲毫一病不起的跡象,張廷玉在雍正帝死之前不久,還曾“每日進見”,雍正駕崩那天,張廷玉被急召進宮,得知雍正皇帝已瀕彌留,這個消息使他“驚駭欲絕”
雍正死的很急,而且關於他的死,清朝官書正史上又少有記載,據雍正的《起居注》記載的:雍正帝在八月二十一日的時候,感覺身體有點不適,但仍可以,召見臣工。到了二十二日的時候,雍正沒有再召見臣工,皇子寶親王、和王子終日守在身旁,以防不測。
到了戌時(午後七時至九時)的時候雍正皇帝的病情突然加重,宮中傳出急詔召諸王、內大臣及大學士覲見。結果到了二十三日子時(夜十一時至翌日一時)的時候,雍正帝就龍駕馭上賓了。但是官書正史上並未言明雍正到底是患了什麼疾病。
而且官書實錄,起居註等文獻對雍正生病期間的狀況也稀有記載。以至於時人後人都對雍正的死因枉加猜測,眾說紛紜。雍正帝駕崩之後,他的靈柩在清宮只停放了19天就被移厝到雍和宮永佑殿。為什麼他的靈柩會這麼急著從皇宮移到寺廟裡來,難道雍正的死真的有什麼不正常的地方嗎。
雍正的死因一直被民間猜測、被學界研究。關於雍正皇帝的死因,史學界主要有以下五種說法。原文網址:
HTTP://嗚嗚嗚.奧祕com.com/article/201508/13027.HTML
第一種:被呂四娘謀刺之說
雍正皇帝是被呂四娘謀刺至死的,這種觀點在民間最受歡迎。實際上這種說法出自稗官野史,如《清宮十三朝》、(清宮遺聞》等書。在這些書中,有詳細的雍正皇帝遇刺身亡的內容。傳說呂四娘是呂留良的女兒,也有說是呂留良的孫女。
當年,呂留良因文字獄被死後戮屍,呂氏一門,或被處死,或被遣戍。但呂四娘攜母及一僕逃出,隱姓埋名,潛藏民間。
後來,呂四娘拜師習武,她刻苦勤奮,練就了高超的武術,尤其擅長劍術。而呂四娘的師傅,據說原是雍正皇帝手下的劍客大俠甘鳳池,後來大俠甘鳳池因為不滿意雍正皇帝的作為而離開了雍正,又收養了呂四娘為徒。再後來,呂四娘喬裝改扮;混入深宮,一日,乘機砍掉了雍正皇帝的頭。
這民間傳說,從它誕生之日到今天,已經流傳了二百多年了。到1981年,文物考古部門曾經想透過發掘雍正皇帝的泰陵地宮來確認其真偽,但還沒打開就接到上級通知,停止發掘泰陵地宮。但在民間則仍然相信這項傳言,認為是真的。
那麼這一說法是否可信呢,顯然不太可信,所謂的「大俠」甘鳳池早在1729年就被李衛活捉,更為重要的是,這個人被抓後並未表現出英雄氣概,而是在李立的誘退之下,叩頭乞求寬恕,並出賣了同志。被他出賣的這些人因此先後被清朝政府逮捕。如果呂四娘果真是「大俠」甘鳳池徒弟的話,那麼她也會被甘風池出賣並被逮捕的。
其實正史’中也沒有呂四娘的記載。即使確有呂四娘這麼個人,皇宮可是等級、戒備森嚴的地方,是絕不能讓拼帶短兵器的人混入深宮靠近雍正皇帝的。
第二種:被宮女縹死之說
這種說法最早出現於清末民初的稗官野史《梵天廬叢錄》一書,作者是柴萼。書中記載,傳說雍正九年(1731年),宮女夥同太監吳首義、霍成,伺雍正皇帝睡熟,用繩錳殺。與這個故事類似的是一個發生在明朝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真實故事,故事說的是1542年,宮女楊金英等「伺帝熟睡,以組縹帝項,誤為死結,得不絕」。
同夥張宮女害怕,跑去報告方皇后。皇后趕到,解帛組,帝氣絕,命召太醫許紳急救。 《明史·許紳傳》記載:「紳急調峻藥下之,辰時下藥,未時忽作聲,去紫血數升,遂能言,又數劑而愈。」事後將楊金英等碟死。
因為清朝的雍正皇帝與明朝的嘉靖皇帝的廟號都是“世宗”,這個清世宗雍正皇帝被宮女縹殺的故事,完全是明世宗嘉靖皇帝被宮女勒縹故事的翻版。所以,宮女勒‘死雍正之說,實屬移花接木,張冠李戴。
另外,雍正是在當了13年皇帝之後於1735年去世的,不是在他才當9年皇帝之後的1731年死的。顯然,這個故事的漏洞實在太多了。
第三種:被曹雪芹竺香玉合謀毒死之說
第三種說法來自霍國玲、霍紀平姐弟二人在1989年出版的《紅樓解夢》一書。在該書中,作者認為雍正皇帝是被曹雪芹和竺香玉合謀毒死的。
霍國玲、霍紀平姐弟兩人都不是搞文史研究的,他們是從喜歡讀《紅樓夢》、抄錄俞平伯輯的《脂硯齋紅樓夢輯評》開始的。當她把《紅樓夢》中的所有詩詞歌賦全部背誦出來,當她把一部500多頁的“脂批”,全部抄錄到《紅》書的相應位置上的時候,他們豁然開朗。從「脂批」的暗示中,他們讀出了小說背後隱藏著的歷史,確切地說,是清宮秘史。
他們從書中解析出:林黛玉的真名叫竺香玉,而金陵十二釵其實全部是竺香玉的分身,換言之,竺香玉一人就是全部的十二釵;竺香玉本來是曹雪芹的戀人,後來進人宮中成了雍正皇帝的後妃。再後來,曹雪芹想念戀人,就找了一個差事混入宮中,與竺香玉合謀,用丹藥將雍正皇帝毒死。
根據《清史稿》記載,在雍正皇帝生前,他的皇后只有一位:孝敬憲皇后。孝敬憲皇后姓烏喇那拉氏,是內大臣費揚古的女兒,早在雍正皇帝為皇子的時候,康熙皇帝冊封她為嫡福晉。此外,乾隆皇帝的生母鈕祜祿氏是四品典儀凌柱的女兒,她的身份是熹貴紀;雍正皇帝還有一位號稱敦肅皇貴妃的,姓年,是年羹堯的妹妹;除此之外,雍正皇帝還有一位活了95歲的妃子姓耿、齊妃姓李、謙妃姓劉、懋殯姓宋。這其中沒有一個是姓竺的。顯然,霍國玲、霍紀平姐弟二人的看法並不可信。
第四種:雍正皇帝患病之說
有許多學者認為雍正皇帝是患病而死的,至於患什麼病死的也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雍正皇帝是中風而死的。最早提出這項說法的是鄭天挺先生,他在他的著作《清史簡述》中曾提到雍正是中風而死,但是鄭天挺先生並沒有詳述得出這一結論的依據。因此,這個論斷還需用史料來做進一步證明。
另一種說法認為雍正皇帝是因為生活糜爛而死的。有許多研究者發現,雍正皇帝患有慢性病,疾病是長期累積的。當時北韓有一本書,叫《承政院日記》,書裡記載雍正皇帝的生活作風極為糜爛,說他沉婬女色,病入膏育。 「自腰以下,不能運動者久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雍正皇帝不能行動已經很久了。關於雍正皇帝的死因,這第四種說法似乎是最合理即患病而死。
第五種:服丹藥中毒之說
歷史學家近年來對清宮檔案進行了大量研究,越來越多的史學工作者認為,雍正吃丹藥中毒致死的可能性極大。煉丹是道教的一種修行方法,為的是長生不老。丹藥,也就是他們常說的仙丹,可能不少人都聽說過,據了解道士們是用鉛砂、硫黃、水銀等天然礦物做原料,用爐鼎燒煉製成丹藥的。
雍正在沒當皇帝的時候,對丹藥就產生了興趣。當上皇帝以後,極力推崇金丹派南祖師張伯端,把他封為「紫陽真人」。雍正特別讚賞張伯端發明了金丹要領。
至少從雍正四年起,雍正就常吃道士煉製的一種叫做「既濟丹」的丹藥。從他對田文鏡奏摺的批語中,可以知道他感覺服後有效,還把丹藥作為禮品賞賜給鄂爾泰、田文鏡等一些受他寵愛的大臣。
雍正八年春,雍正鬧了一場大病。為了治病,他命令內外百官大規模訪求名醫和精於修練的術士。這是雍正當時親手寫給各省總督、巡撫的諭令,每份內容完全一樣。
皇帝給各地官員的諭旨,如果內容文字相同,通常都是由負責抄錄的大臣代筆,惟獨這份諭旨,全是雍正皇帝用硃砂一筆一筆,一份一份親自書寫的,現今保存下來的就有15份,足見他對這件事的高度重視。
浙江總督李衛,接到諭旨後立即向雍正皇帝秘密奏報,說民間傳聞河南道士賈士芳有神仙之稱,特推薦此人進京為皇上治病。雍正得知這項消息,馬上命令主管河南山東兩省政府的總督田文鏡派專人送賈士芳進京。
賈士芳進宮初期,雍正還覺得治療挺見效,可是後來漸漸發現,賈士芳用按摩、咒語等方術控制了自己的健康,他想讓雍正舒服就舒服,想讓雍正難受果然就難受。於是下令將賈道士斬首,罪名是賈士芳在朕的面前使用妖術。
雍正雖然殺了賈士芳,但他並沒有因此失去對道士的信任。據清宮檔案記載,雍正從鬧病到死去,約五年時間。這當中雍正一直頻繁地參加道教活動。雍正在蘇州給道士還定做了法衣,一次就是60件。今天北京故宮博物院,也收藏有雍正當年穿道教服裝的畫像。這一切都說明雍正確實信奉道教。
雍正如此尊崇道教,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要「治病驅邪」。就在雍正大搞道教活動的同時,皇家園林圓明園就開始升火煉丹。清宮《活檔》,是清宮專門記載皇宮日用物品的內務府帳本,這裡面就揭露了雍正煉丹的一些情況。最早出現的有關煉丹的記載,是在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的《活計》,其中十一月有一條,十二月有三條。
在雍正八年到十三年的內務府《活檔》中,有關雍正煉丹的記載越來越多地出現了。根據專家統計,在這五年間,雍正先後157次下旨向圓明園運送煉丹所需物品,平均每個月有兩到三次。
在這段期間,光為煉丹用的煤炭就有234噸,此外還有大量的鐵、銅、鉛製器皿,以及礦銀、紅銅、黑鉛、硫磺等礦產品。當時在圓明園內為雍正皇帝煉丹的道士有好幾個,其中主要的有一個叫張太虛、還有一個叫王定幹。這些道士在圓明園裡煉丹沒有辜負雍正皇帝的期望,真的煉出了一爐又一爐所謂的金丹大藥。
雍正吃了道士們煉製的丹藥,自我感覺良好,所以他不但自己吃丹藥,而且還拿出一部分賞賜給出征打仗的將士和一些關信官員。雍正皇帝賞賜丹藥的記載,在清代檔案中,我們今天仍能看見。
在雍正十二年三、四月間,雍正皇帝曾經兩度賞發「丹藥」。這些檔案,多次使用了「丹藥」二字,「丹藥」二字,明白無誤地載入了清宮檔案中。而且雍正傳旨的時間,「丹藥」賞給誰,怎樣包裝都寫得清清楚楚。特別要注意的是,兩次賞賜旨意都是從圓明園來的貼文傳發,又是內務府總管海望親手交出。由此可知,這些禦賜“丹藥”,就是在圓明園的御用煉丹爐裡煉製的。
因為,煉丹所使用的鉛、汞、硫、砷等礦物質都是有毒性的,對大腦和五臟侵害相當地大。在現代生活中,環保工作的一大任務,就是嚴格控制,並盡量降低這些物質在生活環境中的含量。從這個角度上講,所謂可以長生的丹藥和害人的毒藥簡直沒有什麼兩樣。
《活計檔》中記錄:「八月初九日,總管太監陳久卿、首領太監王守貴一同傳話:圓明園要用牛舌頭黑鉛二百斤。」就是說,在雍正死前的12天,還有200斤黑鉛運入圓明園。黑鉛是有毒金屬,過量服用可使人致死。研究這個問題的史學專家認為,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直接證明了雍正之死,完全有可能是丹藥中毒造成的。
研究雍正問題的專家,南開大學的教授馮爾康先生在《雍正傳》就認為雍正死於丹藥中毒是合乎情理的。清宮史專家楊乃濟先生他則提出了「雍正帝死於丹藥中毒的旁證」。還有,在日本的華人學者楊啟樵,他透過長篇的論證推斷,雍正就是吃丹藥中毒而死的。
研究雍正的學者們也普遍注意到,雍正的兒子乾隆對煉丹道士的處理露出了許多破綻。就在雍正死後的第二天,剛即位的乾隆便下令驅逐煉丹道士張太虛、王定乾。乾隆在諭旨中也特別強調,雍正喜好「爐火修練」的事是有的,但只是作為遊戲,並沒有吃用丹藥。
如果真的沒有吃丹藥又何必辯解呢?就在同一天,乾隆還告誡宮內太監、宮女不許亂傳“閒話”,免得讓皇太后“心煩”。這一切,不能不讓人推測雍正就是死於服用有毒的丹藥,死於煉丹道士之手。
雍正既然是一些吃丹藥喪命,那麼煉丹道士本來應該是殺頭的,可是乾隆為什麼光是把他們趕走就算完了?對此研究者以往大多解釋說,乾隆這樣做主要是因為大喪期間不宜殺人。
雍正皇帝在執掌朝政方面,以求真務實治天下,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他的悲劇是不懂生與死的自然規律,迷戀於煉仙丹,吃仙藥,一心想長生不老,最後僅以58歲享年,就突然拋棄了金鑾殿,永遠躺在泰陵的地宮裡。
二、雍正皇帝簡介
清世宗雍正
性別: 男
年代: 清代
民族: 滿族
生卒年: 1678—1735年
雍正帝,1678年生,姓愛新覺羅,名胤禛,滿族,清聖祖玄燁(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康熙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德妃)。他於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被封為貝勒,1709年(四十八年)晉封雍親王。此間諸皇子為謀求儲位,各結私黨,勾心鬥角極為激烈,當時的太子胤礽兩立兩廢。胤禛表面竭盡孝心,友愛兄弟搏取了父皇的好感。
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死,他繼承了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為清代入關第3帝。胤禛雖然即了帝位,但以皇八子胤禩為首的當年爭奪儲位的勁敵,並不甘心自己的失敗,他們散佈流言,製造事端,以發洩憤懣之情,動搖剛剛易主的皇權,雍正帝著手鞏固皇位。
雍正皇帝雖說為了登上並鞏固自己的帝國用了許多殘忍的手段,但以治國而言他是一個出色的帝王,並使清代的盛世能夠從康熙一直銜接到乾隆時期。
排除兄弟方面的威脅後,雍正帝又對倚功自傲或倚親自矜,結黨營私,企圖爭奪九鼎的年羹堯、隆科多開刀。年羹堯與隆科多雍正初年重用,年羹堯先後被任命為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赴青海徵討厄魯特羅卜藏丹津叛亂,成功後封為一等公,成為實際的西北王,1725年(雍正三年),雍正調他任杭州將軍,十二月他以92罪令自盡。
隆科多是皇親貴戚,姑姑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他姊妹是雍正嫡母孝懿皇后。康熙在世時用為一等侍衛,臨終時被任為惟一的傳詔大臣。為吏部尚書、步軍統領、兼理藩院,賜太子太保銜,被雍正尊稱為“舅舅”,他恃親自礬,招權納賄,籠絡黨羽。雍正五年以41大罪將他圈禁,六年死於禁所。兩人都顯赫異常,但被雍正整齊。隆科多被禁死,同時雍正興起文字獄打擊兩人勢力(汪景祺案和錢名世案)。
對於壟斷的死因,有人指出是由於年、隆位重之後過於驕奢、行為不檢,加上結黨營私,觸犯了皇權的大忌,為雍正所不容。但雍正早年過於寵信放縱,隨後又殘酷打擊,被史學家所批評。另有人與雍正得位傳說聯繫起來,認為壟斷年參與此事,知道太多而被「兔死狗烹煮」。
雍正是一位十分複雜而矛盾的歷史人物,在位13年勇於革新、勤於理政是十足的傑出政治家,對康熙晚年的積弊進行改革整頓,一掃頹風,使吏治澄清、統治穩定、國庫充盈、人民負擔減輕。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圓明園猝然去世,終年58歲,葬於河北泰陵(今河北省易縣西)。 有說法認為迷信的雍正死後不隨其父康熙落葬於清東陵而葬於清西陵是因為怕死後因奪嫡一事在地下見罪於祖宗。但不少學者認為雍正埋葬清西陵的目的是因為清西陵靠近石料產地,可以節約民力。
奧秘世界獨家觀點:關於雍正皇帝無論是即位還是死亡可能一直都是一個不曾解開的謎底,但是我們不否認雍正確實是一個敢於改革、頗有作為的封建帝王,不拘一格用人才,重用漢人,但是雍正在思想領域,大搞“神道設教”,推崇迷信,用愚昧來維護統治這可能是很多網友所批判的,但是宗其一生來看還是功大於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