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寒柏隴臥子】註:如需轉載,請事先告知,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原文文章,全網刪文保護;如遇抄襲侵權,必將追究責任。
自從西漢張騁通西域後,西域各國逐漸擺脫匈奴的羈絆,紛紛加強了同漢朝政治、文化和經濟的連結。可到了西漢末年,由於王莽政權措施的不當,又斷絕了與西域的交通。
繼之而起的東漢政權,因局面初創而無暇西顧,使得匈奴又趁機控制了西域各國,並且造成了對漢朝國家安全的嚴重威脅。
投筆一擲,志在從戎
時間到了東漢,有一個懷著愛國熱忱的讀書人,把再通西域作為自己的志向,並最終建立了豐功偉業,他的名字叫作班超。
班超、字仲升,西元32年(漢建武八年)出生,是扶風安陵(今陝西鹹陽東北地區)人。他的父親班彪、哥哥班固和妹妹班昭都是著名的文學家和史學家,尤其哥哥班固還是《漢書》的主要作者。
班固和班超兄弟倆,少年時代就很有志氣抱負,兩人心目中都有一個自己所景仰的人物:哥哥班固想學做著《史記》的司馬遷,而弟弟班超則願效法通西域的張騫。
因此,班超的文章學問雖不如他哥哥班固那麼精深,卻也閱讀了不少書籍,還練就了一副好口才。班超的個性也十分豪爽豁達,非常能吃苦耐勞,不像當時大多數讀書人那麼謹慎、講究邊幅。
西元62年(永平五年),當時在京都洛陽任小官的班固把母親和兄弟從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西北)接了過去一起居住。
由於家境貧寒,班超常要替官府抄寫書籍,用來賺點錢貼補家用供養母親。可是他抄著抄著,眼前老是浮現出匈奴騎兵騷擾邊境的煙塵,耳邊彷彿聽到了邊關百姓呼兒喊娘的哭聲……
有一天,班超是再也坐不住,再也抄不下去了!他霍地一下站起來,把手中的筆朝地下一擲,感嘆道:“男子漢大丈夫應當像張騫那樣立功塞外、報效國家,豈能老死在筆硯間!”
當時與他一起抄寫書籍的人,全都被班超突然扔筆的舉動給嚇了一跳,再一聽班超的嘆息,都不由得笑了起來。有的人還說:“這世道能吃口飽飯就算不錯了,還說什麼大話啊!”
班超見此情景,搖了搖頭,輕輕自語道:「小人怎麼能懂得壯士的遠大志向呢?」投筆的班超,志在從戎,發願有機會一定要為國家做點什麼。
西元73年(永平十六年),漢明帝派大將竇固率兵進攻匈奴。班超也隨軍出征,一路上奮勇殺敵,得到了竇固的讚賞。
不久後,竇固派班超和另一位文官,帶領三十六位隨從前往西域聯絡各國,以鞏固所取得的勝利。這個任務與張騁當年受命於漢武帝的使命很相似,班超欣然接受了任務,帶領著一行共三十八人義無反顧的出發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班超在出使之前,曾對西域各國的情況作過分析研究。他知道西域各國民眾都強烈希望依靠漢朝擺脫匈奴的統治,但各國統治者的態度卻不一樣。
這些國家的統治階層,有的雖有願望,但卻懾於匈奴威力而不敢靠攏漢朝;有的猶豫搖擺,觀望漢朝與匈奴哪個更強大,就投靠哪個;也有的已成為匈奴的附庸,公然與漢朝為敵。
對於這些不同情況的國家,必須採取不同的策略,才能團結他們,從而斬斷匈奴的臂膀,反制匈奴的進擾。
班超一行人首先到達的鄯善(今新疆鄯善東南),就是一個願意與漢朝和好交往,但卻對匈奴感到畏懼的西域國家。
鄯善王對於從漢朝來的使者,起初態度很恭敬,招待也很周到。但沒過幾天,班超就發覺這個鄯善王對他們不那麼友善了。
班超一分析,事情已經很明顯,準是有匈奴的使者也到來了,鄯善王是舉棋不定,這才冷落了漢使。
為了確證情況,班超便問伺候他們的鄯善侍者:「匈奴使者來了幾天?多少人?現在住在哪裡?」鄯善侍者以為班超已經知道了這件事,也不好隱瞞,便把匈奴使者的人數和住地都一五一十的講了出來。
班超聽了後,先命人將侍者先關了起來,再將手下的三十七名隨從召集到一起,對他們說道:「我們是漢朝的使者,到西域來為的是立功報國。如今匈奴來了一百多人,鄯善王就這麼怠慢我們,要是他把我們綁了送給匈奴,那大家還有活路嗎?
隨從們一聽,那可不行,紛紛說道:“大家處境這麼危險,不管生死,都聽您的命令。”
「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目光炯炯,慷慨而道:「既然大家都聽我的,如今只有趁著黑夜去襲擊匈奴營帳。他們沒有防備,也不知道我是有多少人,突襲之下一定會慌亂。
△《紀錄片中國》班超劇照
當天夜裡,班超率領眾人悄悄趕到匈奴使者居住的營帳。
班超先安排十個人帶上戰鼓埋伏在營帳後面,約定一見到火光便立即擂響戰鼓、大喊殺聲;其餘的人包圍營帳,把住帳門,彎弓搭箭不讓匈奴活著出來。
佈置停當,班超就命人跑到營帳西面順風處放起火來。火光一起,埋伏在後面的人馬上擂響戰鼓、殺聲震天。匈奴人從睡夢中被驚醒,迷迷糊糊的不知外面有多少兵馬,一個個裸身赤腳地往外衝,不料才一露頭,就被把住帳門的漢朝官兵一通疾射、紛紛斃命。
為首的匈奴使臣帶著一些驃悍的匈奴騎兵冒死衝出營帳,班超一躍而上與敵兵格鬥,親手殺了三個,並斬下匈奴使臣的首級,他手下隨從也斬了三個多個。其餘在營帳中的近百個匈奴人,不是被亂箭射死,就是和營帳一起燒成了炭灰。
天亮以後,班超叫人請來了鄯善王,出示了匈奴使臣的首級。鄯善王看後很是驚慌,班超反而是和顏悅色地說明情況,並懇言撫慰他同漢朝交好。
鄯善王當下也在思量,他想漢朝使者手下只有三十幾個人,但竟然把一百多個匈奴人全部消滅,這難道不是因為他們代表著強大的漢朝嗎?
思前想後,鄯善王下定決心,當場表示願意把兒子送到洛陽作為擔保,承諾從今以後一定與漢朝交好、互通往來。
再通西域,征服各國
漢明帝得知班超出使鄯善立了大功,便派他再到其餘西域國家進行聯絡溝通。於是班超仍帶著手下的三十七名隨從載上禮物繼續西行,又來到了於闐(今新疆和田)。
這個於闐比起鄯善,更受到匈奴的控制,匈奴派有使臣常駐在這裡,監視著於闐的一舉一動。因此,班超一行人到了這裡,壓根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
於闐聽到漢使來訪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便請巫師指示神的旨意。巫師好一通裝神弄鬼,最後神叨叨的說:「天神發怒了,斥問大王怎能與漢朝通好!漢使隊伍裡有一匹黃黑色的馬,趕緊向他們要來殺了,以祭神謝罪,方可免災!
於闐王聽了,也是慌的不行,就派人去向班超要馬。班超早已洞悉於闐王觀風向兩邊倒的心理,他不動聲色對來人說:「可以是可以,但我們有好幾匹相同毛色的馬,就不知巫師究竟要哪一匹馬,請他親自來挑吧!
這個不懷好意的巫師果然來了,班超卻問也問,直接就把他殺了。隨後班超便提著巫師那顆血淋淋的頭去見於闐王,責問他為何對漢朝派來的使者如此不友善。
於闐王先前曾聞班超在鄯善是如何的英勇無畏,如今又親眼看到此人果然是膽略過人、敢做敢為,不禁心驚膽戰連忙賠禮謝罪,並下令殺了匈奴派駐的使臣,誠心與漢朝通好。
班超雖是文人出身,但卻十分機智果敢,他用這兩次果斷的處置行動解除了匈奴對鄯善和於闐的直接威脅。接下來,班超便調集軍隊以這兩國為根據地,安撫疏勒(今新疆疏勒),聯絡烏孫(今新疆溫宿以北,伊寧以南),爭取到徘徊於漢朝與匈奴之間的康居(今新疆北部和俄羅斯中亞細亞一帶)、車師(今新疆吐魯番、昌吉、奇台一帶)、拘彌(今新疆和田附近)等西域多國與漢朝的通好交往。
但匈奴對在那些西域國家失去控制勢力卻是很不甘心的,於是就糾合了與漢朝敵對的龜茲(今新疆庫車、沙雅兩地之間)和焉耆(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區)等國,一起發兵圍攻漢朝軍隊。
西元87年(章和元年),班超聯合於闐等國的軍隊,與兵為超過自己一倍的龜茲等國的聯軍開戰。
班超假裝打敗分兩路退兵,故意讓抓到的敵軍俘虜逃回去通報消息。龜茲王不知是計,也分兵兩路攔截漢軍的歸路。班超於是迅速集中兵力,一舉攻破敵軍的營壘,追斬敵軍五千餘人。自此一役,漢朝軍隊又是威震西域。
西元90年(永元二年),班超遭到了月氏國遠徵軍七萬人的圍攻。部下將領自知力量單薄,不免有些驚慌,班超卻看出敵軍遠道而來,輸運糧草十分困難,便下令固守不戰。
果不其然,不久後月氏大軍糧早俱盡,只好派使者向龜茲求救。班超收到情報,派人秘密攔擊殺了使者,月氏無計可施只得請罪求和。第二年,龜茲也投降了。
任西域都護,封定遠侯
班超以鞏固通好和征服平定的手段,使西域諸國與漢朝交好,讓漢朝邊境得以安寧。他為了漢朝的強盛與安寧,在西域整整駐守了三十一年之久。
東漢朝廷為了表彰班超的功績,先讓他任西域都護,後封為定遠侯。班超駐守西域數十年,直到他六十九歲時因為經常發作胸痛病,才向朝廷請求由次子班勇代替,自己回到洛陽休養。
西元102年(永元十四年)9月,班超因病重去世。次子班勇繼承父志,先後平定了後來背叛漢朝的車師等六國,並率軍進擊匈奴取得大勝。
班超父子經過長期的苦心經營和艱苦鬥爭,終於恢復和發展了漢朝與西域五十多國的政治、文化和經濟聯繫,在歷史上為中國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建立了不朽的功績。
最後,對於東漢班超投筆從戎、再通西域的歷史和故事,大家都有些什麼樣的看法呢?或是自己有什麼不一樣的認識可以分享?歡迎朋友留言分享與交流,將自己的思考,透過網路平台,嵌入歷史的天空。
註: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則刪。
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本人其他相關文章。 【張騫為何要出使西域?歷史上連結東西方的絲路是他開通的嗎? 】
本人則專注於文化歷史、讀書心得、文玩收藏、郵票錢幣、詩詞對聯及書法繪畫等面向。關注@寒柏隴臥子,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紀錄片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