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進,1960年出生於北京,1989年進入《人民日報》從事新聞工作,2005年至2021年擔任《環球時報》 總編輯,去年退休後仍選擇繼續在該報作奉獻,擔任特約評論員。
工作期間,他曾深入戰線報道波士尼亞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並著有《波黑戰地採訪日記》。
用他的話來說,這些年來經歷了無數風風雨雨,甚至比有些人洗澡澆的水還要多。
曾當過兵的他,雖然目前已退休,但始終保持一顆赤誠之心,在維護國家利益的戰爭中,他寧做一名衝鋒陷陣的戰士,也希望每一場的戰鬥中都能有他的身影。
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也因為敢說敢做,所以在媒體界中名聲大噪,舉手投足都在國際社會中有一定的影響力。
例如,去年初有媒體傳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會在離職前竄台,此前該人物的言行已傷害了我們的感情,現在還想打出最後一拳?
對此,老胡多次發出警告,假如離職前竄台有可能引發戰爭。
老胡的警告引起台局以及美方重視,對此也作出了及時回應,表示蓬佩奧沒有離任前訪問亞洲的計劃。
這次,針對裴洛西事件,老胡同樣發出警告,而且話也說得很重:伴飛,可擊落它們。
同樣的,老胡的警告成為了白宮和國防部勸說佩洛西的主要依據之一,也成了美國部分主流輿論和戰略學者反對佩洛西的理由之一。
老胡雖然退休了,也完全可以獨享天倫之樂,但信仰始終沒變,繼續行走尖峰,甚至千里走單騎,把自己比喻成「特種兵」。
身為特種兵首要條件就是忠誠,沒有忠肝義膽,不可能完成光榮而艱苦的任務。
其次是果敢,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所有遭遇都錯綜複雜,很多時候都需要自己做出判斷,獨立決定。
再者就是做好一切準備,特種兵執行特殊任務,除了任務,早已把生命置之度外,早已把「遺書」寫好,為了完成任務,有時甚至會被自己人誤解。
老胡很清楚,這次事件,話說得特別重,同時也知道它的後果,但是大戰當前,老胡沒有選擇退縮,雖然自己是一名裸露在裝甲戰車外面的士兵,但與國家利益相比,自己不過是羽毛,又何足掛齒?
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 老胡的威信沒有因退休而減弱,反而逐漸具有號召力,但同時也引來了攻擊者。
8月4日,老胡發表了一篇文章:有人不斷攻擊我,大有不搞倒我誓不罷休的意思。
老胡覺得很驚訝,因為攻擊者發表的很多文章都是富有正能量的,香港修例風波期間寫了不少文章,老胡讀了之後都為他豎起了大拇指。
據老胡得知,攻擊最猛是一位80後,是80年代一位省委書記的孫子,求得國外著名學院的各種學位,在著名機構工作過,現任職於某家投資銀行,長期來往北京和香港,所有這些資料都展現了不凡的實力。
老胡原本認為這是友軍,是自己同一條戰線上的,但是萬萬沒想到,在衝鋒陷陣的時候,他突然改變火力方向瞄準了自己,這真的令老胡很驚訝!
攻擊者表示,他很支持國家對裴洛西竄台的整體應對,支持環台灣島軍演。
老胡認為,他的大立場跟自己是一致的,但是又為何對老胡擺出不搞倒他誓不罷休的樣子呢?
老胡對此大概分析了一下,認為他這樣做有兩個原因:
1.對輿論戰認識不夠。
他雖然取得眾多的學歷學位,讀書多,見識也多,但對輿論戰的認識只來自於書本和精英聚會中的高談闊論,只能說是「三好學生」。
輿論戰的主要功能在於弘揚戰爭正義,取得民眾的支持;揭露對手,陷其於絕地;激發士氣,削弱瓦解敵軍。
簡單來說就是運用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有計畫、有針對性地向外傳輸有利於己的作戰訊息,鼓舞己方,瓦解敵方,引導國際輿論,爭取廣泛支持的目的。
古代有謠言、謔言、災異、民間信仰等等,現代隨著網路發展,輿論可以迅速傳播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它的影響力可想而知。
網路媒體甚至已上升至策略層次,孫子曰: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意思是,聽從有利於克敵制勝的計策,還要創造一種勢態,作為協助我方軍事行動的外部條件。
2003年3月爆發的伊拉克戰爭,我們從中也看到了輿論戰的運用與威力。
老胡認為,他們(攻擊者)不了解我,我從一開始到今天是如何實際打輿論戰,在佩洛西事件中,穿插、突破、掛彩,到最後自我療傷。
7月29日,老胡在特推深夜發文:如果美軍戰機護送佩洛西訪台,就是侵略,解放軍有權強制驅離佩洛西座機和美軍戰機,包括發射各種警告彈,做阻礙性飛行動作。如果驅離無效,就可以擊落它們。
發出沒多久轉發突破一千,此內容也被記者要求白宮發言人回應。
但很快老胡的帳號也因違反平台規則而被鎖住,後來沒辦法只能刪除解鎖,老胡表示,其實也不是第一次了,這也讓人見識了所謂的「自由」。
老胡的初心大家有目共睹,但攻擊者認為胡錫進欠全國人民一個道歉,因為他的言論造成了民眾極大的心理落差。
老胡也承認,當晚像在看球,射門被門框反彈回來,人們一片嘆息,但我們控制在中場,並重新逼近禁區,人們心態又出現了新的面貌。
2.對老胡產生嫉妒。
老胡分析,這名攻擊者一路走來都很順利,而且獲得很多網友好評,在網絡上已經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了,認為老胡作為退休人員應該讓位了,所以希望憑自己今時的地位調動全網對老胡進行討伐。
老胡表示,這只是一種猜測,但自己也從來不會輕易去猜測一個人的良心,通常都是把人往好處想。
對於網路攻擊,一般人真的很難承受得了,特別是把自己的好意當作有意可圖,心裡的委屈可想而知。
老胡是軍人出身,又是資深媒體人,所做的一切,他表示不求獎勵,但求包容。
老胡表示,在輿論場上互相批評是應該的,但不應害人。
還有攻擊者發出了一項指控,聲稱幾天前給一張網傳的「結婚照」點讚是為了拉流量。
老胡對此作出回應,他是給罵P圖的網友點贊,而不是那張圖。
最後老胡也表示,愛國陣營應該很龐大,聲音也應該是多元化,雖然在裴洛西事件上出現爭執,但還是希望與那些攻擊者繼續是對外鬥爭的友軍。
這就是胸懷,與其內鬥不如團結對外,而不是誤傷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