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時健的傳奇人生簡介介紹(91歲褚時健 傳奇人生「橘子」回憶)

2023-01-15褚時健

「放權」14個月後的2019年3月5日,褚時健走了,享年91歲。昨天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褚時健身邊的工作人員處了解到,褚時健在雲南玉溪去世,時間是當日下午1時20分。去世的原因是糖尿病併發症引發的心臟衰竭、腎衰竭等。

褚時健身邊的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這次褚時健住院已經十多天了,住院到第三天的時候,他就說“不想住院,醫院不舒服”,並提出“要回家”,“醫生說他病情太嚴重,讓他再住個八九天再回家。

工作人員稱,3月4日中午,褚時健就不會說話了。 「走得挺突然的。」這名工作人員陪伴了褚時健幾十年,他說,褚時健去世之前,沒有交代過自己的後事要如何辦理,目前褚家仍在商量之中。

創業人生

51歲出任玉溪捲菸廠廠長

對褚時健來說,他的前半生與許多同時代的人有差不多的軌跡: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解放前參過軍,打過遊擊;解放後在政府工作;在政治運動中被打成右派、下放農場;平反之後再度回到工作崗位。

而從51歲開始,褚時健的人生進入了一個與同儕完全不同的道路。這條路前半段有多光輝,中間有多麼痛苦,而後程則讓所有人看到了什麼是拼搏精神。他像牛一樣開墾著事業,丈量著土地。曾經有人問:「褚老,你希望留給自己的墓誌銘是什麼?」屬兔的褚老緩慢而堅定地回答了五個字:

“褚時健,屬牛。”

當年51歲的褚時健出任玉溪捲菸廠廠長。當時這家工廠只是一家瀕臨倒閉、負債累累的地區級菸品廠。接手工廠後不久,改革開放大潮席捲中國,褚時健和他帶領的玉溪捲菸廠透過實施引進現代化捲菸設備、把菸田當作企業 「第一車間」、實行「三合一」管理體制等措施。改革第二年,玉溪捲菸廠就成為了中國同行業第一的企業,同時也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 1988年,玉溪捲菸廠產量首次突破百萬大箱。 1990年,褚時健被授予全國優秀企業家。 1991年,「紅塔山」榮獲「國優金獎」。 1993年11月28日,雲南紅塔山集團有限公司成立。 1994年,褚時健被評為十大改革風雲人物。 1998年左右,固定資產達70億元,年創利稅200億元,創立了價值332億元的中國第一品牌“紅塔山”,在煙草企業中規模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五。

古稀之年躲不過牢獄之災

為企業帶來巨大收益,卻由於體制問題沒有得到相符的回報。利稅超百億的企業,其領頭人據說拿著與工人差不多的工資。這種巨大的落差讓褚時健走向了人生最大的錯誤。

1995年,中紀委收到一封檢舉信,反映河南洛陽個體煙販勾結菸草公司,透過向褚時健家人行賄取得捲菸指標。褚時健的女兒和老伴兒因此被逮捕入獄。當年年底,褚時健的女兒在獄中自殺身亡。 1996年12月到1998年,褚時健被隔離審查。

1999年1月9日,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的被稱為「現代法律文書的典範」的長達8000字的判決書,宣布褚時健因巨額貪污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而這起案件在當時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最終褚時健被查實的不明財產為174萬美元。而這比其帶領企業創造的價值來說少很多,有人為褚時健「喊冤」。褚時健的案子客觀上加速了國內對國營企業高階主管薪酬制度的改革。

但無論外界對此案如何有爭議,法院判決的是事實。一代中國煙草大王就此隕落,鋃鐺入獄。當時的褚時健71歲。

出獄後創造「勵志傳奇」

兩年後,褚時健被減刑為有期徒刑17年。並於同年因嚴重的糖尿病獲準保外就醫,活動限制在老家一帶。

2002年,褚時健和老伴兒承包了一個2,400英畝的荒山,種起了橘子,這一年他74歲。當時他身無分文,是一位華僑資助了他。當時已經滿頭銀髮的褚時健在哀牢山的某座山頭開始了二次創業。

在隨後的日子裡,褚時健獲得了假釋、減刑,並於2011年刑滿釋放。在保外就醫和假釋的過程中,褚時健一直扎在家鄉的哀牢山上,做一個種橘子的農民。怎麼能種好橘子才是74歲以後的褚時健每天考慮的問題,而這一份努力和用心,在市場上得到了回報。

當時還沒有人將褚時健種出來的橘子叫做「褚橙」。這一冰糖橙的品牌註冊為“雲冠”,公司的負責人也是襤褸的老伴兒。而在雲南銷售的「雲冠」橘子因為汁水多、口感好、味道甜被廣為接受。

2012年,生鮮電商品牌本來生活才剛嶄露頭角。這家採取買手製的電商平台在得知褚時健老人在種植冰糖橙後,立即與其取得聯繫,並為橙子重新設計包裝,當年秋季以“螢橙”之名放在網絡平台上試銷,並將這個大山深處老人的故事傳播到全國。

於是,「褚橙」成了眾多白領和奮鬥人士眼中的「勵志橘子」,走紅網。當時僅限北京地區供應的電商版「褚橙」被一夜搶空,中國的電商第一次感受到「故事驅動」的力量。本來生活網也憑藉此事一舉成名。這一年,褚時健84歲。

雖然橘子出了名,人也再度成了焦點。但對於褚時健自己來說,種在山上的橘子才是最重​​要的。

年近九旬 為品質砍樹3.7萬棵

也許天生就跟橘子有緣。進京之後,褚時健的橙子開始在全國大面積銷售,而本來叫“雲冠”的橙子品牌也被消費者自發稱為“褚橙”,不可否認,這是對褚時健的認可,也是對他產品的認可。

始料未及的是,褚橙在好評了三年之後,2015年,首次遭遇網上大面積的負評,讓褚時健一直引以為自豪的褚橙品質被質疑——“果子個子小”“果子味道淡」…消費者負面情緒傾瀉而出。褚時健獲知後,夜不能寐,「心裡著急得很」。

在褚時健看來,遇到問題不能迴避,於是,針對2015年橙子質量下滑的問題,褚時健先自己在公司作了檢討,同年12月,他又在媒體上公開道歉:“今年的確沒做好” 。

2016年,褚時健很少外出,潛心糾偏和提升品質。外孫女婿李亞鑫夫婦從加拿大被他叫回來,全力研究科技。小兩口還自己有塊果園,研究種植。

雖然果子品質下降,果農們說是因為下了幾場密集的大雨,農業,都是靠天吃飯,所以在果農和基地的技術員們眼中,這都是情有可原的。但褚時健卻覺得果農和技術員們在給自己找台階下,「我們天天和土地打交道,自然知道大年小年,但消費者哪裡知道?人家真金白銀掏了,你交給他的產品就要物有所值。

後來,褚時健發現,雨水多是重要原因,但果樹越來越成熟,樹冠增大,密集程度增加,也影響了果樹的受光和通風狀況。他自個兒琢磨了好幾天,開了幾輪會,做了一個決定:砍樹、剪枝。他也給了一個具體數據:果樹間距必須達到3米,不到3米的,一律砍掉。

照此計算,當時產果的3200畝果林總共23萬株果樹,如果株距必須在3米,那就要砍掉3.7萬株樹,也就是要砍掉約2000噸果子產量,按照當時褚橙的對外售價,這些數量的果子價值差不多兩三千萬。

「這個決定只有我才能做。」褚時健說得斬釘截鐵。不僅如此,他還決定當年的果子不漲價:「去年沒吃好,今年一定要吃滿意了。」功夫不負有心人,那一年秋天,螢橙明顯比前一年大。

而直到去世前,褚時健還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頻頻到山上去看果樹。

最後時刻

傳去世時曾視頻闢謠

2017年,光是褚橙一個單品,產值就達到了2個億。但當年9月,關於褚時健去世的事情就有過一場「烏龍」。

彼時,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在微博上發布消息稱,“褚時健今日去世,享年89歲”,這則微博一下子引爆了網絡。

後經媒體求證,確定消息為假消息,褚時健還因此在網路上發布了一則影片「闢謠」。在影片中,褚時健表示,「說老褚我逝世嘍,我身體比原先還好誒,我好好的,我精神比往年還好」。

當時,褚時健之子襤褸也在其個人朋友圈發出兩條短視頻駁斥謠言,影片中褚時健還在看2017年9月13日出版的《雲南日報》。據媒體報道,褚一斌還表示,褚時健的身體非常好,當天早上還在菜市場走了一個小時買菜。

媒體闢謠後,王巍刪除了上述微博,並對外表示: “早上在群裡看到襤褸老去世的消息,很突然也痛惜,便在微博上轉發哀悼。後被告知是誤傳,即刻刪除。

「放權」兒子褚一斌

大概是被傳“去世”,讓褚時健心裡也有一些其他的想法。對於其財富傳承​​,兒子褚一斌、外孫女婿李亞鑫是最被外界看好的,但也讓褚時健曾倍感困擾。

2018年1月17日,雲南褚氏果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雲南省玉溪市的螢橙莊園宣布成立,褚一斌出任公司總經理,褚時健任董事長。這意味著,褚時健最終選定褚一斌為接班人。

這一天距離褚時健90歲的生日還有6天。

天眼查數據顯示,雲南褚氏果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註冊時間為2017年11月29日,註冊資本為1,500萬元,法人代表為褚一斌。

另據公開資料,褚時健生前共持有4家公司股份(不包括已註銷的1家),也曾在5家公司擔任高階主管。其中,雲南褚氏農業有限公司是由褚時健和與其妻子馬靜芬、獨子褚一斌共同把持。

2018年10月,雲南哀牢山上褚橙莊園的一個簡單的會議室裡,2018年螢橙銷售啟動儀式舉行。這是褚一斌第一次正式站到台前,接受市場的考驗。

儘管身體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疾病,行走也需要扶著身邊人的肩膀,但91歲的褚時健還是出現在了儀式現場,並且從頭坐到尾。

當天的會上,褚一斌表示,褚橙的種植規模還會擴大。其旗下的恆冠泰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就規劃未來4年達到2萬畝基地、4萬噸產能、7億元綜合產值。

並且,褚氏農業的種植品類也要擴展。 「我給自己定了一個任務,多做幾個褚橙這樣的產品。」褚一斌說,自己不能躺在老英雄身上吃老本,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

終成傳奇

被商業菁英奉為榜樣

在「褚橙」熱銷的同時,許多人自發地想要拜會褚時健,親耳聽到其講述對創業、對人生的看法,更是有人將其看作一場自我昇華之旅。

其中不乏當時已成名的商業大佬,如王石和劉強東。

劉強東評價褚時健是華人企業家精神的典範。面對挑戰和挫折越戰越勇,是企業家精神不可磨滅的體現,是褚老對品質的堅持,成就了今天的褚橙。

而柳傳志和王健林也在談到褚時健時,為其遭遇表示感慨,並敬佩其企業家精神。

在眾多的評價中,多次拜會過褚時健的王石對褚老的評價最為到位且傳播深遠。王石說:「我有很多粉絲,但我是褚時健的粉絲,他不僅是雲南人的驕傲,更是我們這些企業家的驕傲。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準,不是看這個人站在頂峰的時候,而是看這個人從頂峰跌落谷底之後的反彈力。

在得知了襤褸老去世後,某網站發布的悼詞中稱:先生一生高遠立志、坎坷求索、笑對毀譽; 先生古稀創業、紮根哀牢、終得橙就、甘甜人生; 惟逆境中拼搏之精神、工作之匠心,歷千萬祀,永勵我輩。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

整理報道 /本報記者 張蕊 張鑫

統籌/余美英 劉江華 攝影/本報記者 黃亮

傳記作者周樺眼中的褚時健

88歲的褚時健在一段自述中寫道:「從1943年我父親過世,我在老家念完小學,到1944年我到昆明,我遠離那個小村子已經70年了,不想還好,一想起來覺得歲月真的很漫長。一點人生的參考,僅此而已。

說到《褚時健傳》的緣起,也是一段佳話。王石和褚老惺惺相惜眾所周知,十多年前,王石就第一次拜訪褚老。當時,褚時健剛開始種橘子,王石上山的那天,褚時健正蹲在地上和修水泵的人討價還價。褚老向王石談起種橙,眉飛色舞,王石大為敬佩。 2014年4月,王石再上哀牢山,提出褚老經歷實在難得,建議寫下來。

這是褚時健傳記中最能概括他一生全貌的一本,有關這本書的來歷,有關對褚時健不同的理解角度,作者周樺在序言《這本書是這麼回事……》中給出了答案。

文/本報記者 張知依

序言節錄

他從來不會凋零

一次採訪,我坐在褚家的客廳裡,正式的話題已經談得差不多。我和他聊起他的年輕同行們——那些中年的、青年的企業家們,他們治理企業的觀點,說起他們的奮鬥和商戰……褚時健坐在沙發上,認真聽著,他慢慢嗑了幾粒松子,微笑著用地道的雲南話說:“是不是複雜了點?其實搞企業哪有那麼難。”

這句話頗觸動我。眾所周知褚時健在企業經營上的豐功偉績,管理玉溪捲菸廠成了亞洲煙草大王,種植經營褚橙讓市場上一橙難求。他被企業家群體推崇,被媒體研究。大家都在問:“為什麼褚時健做哪一行都可以?”但千山之外,偏居小城的他卻雲淡風輕地說:“哪有那麼難?”

我注意到他每次和我談論他的企業經營生涯時,的確沒有把它作為一件成功之事來聊,不自得,也很少去總結;而是作為一件他感興趣的事情,回憶過程裡的細節,然後,很享受很開心地大笑了。

當別人費盡了口水,他其實只有一句話。以一當十,以不變應萬變,他其實是個簡單的人。

第一次跟隨王石在哀牢山見褚時健時,我們在種植基地的辦公室翻閱他閱讀的農業科學書籍。據說這十幾年褚時健帶領農戶種植冰糖橙,主要就是靠這些薄薄的、陳舊的書,這些書幾乎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版本,是縣級農業科技推廣人員的普及用書。但褚時健透過這些書,推出了口感獨一無二的褚橙​​。

在大眾的眼光裡,他是個承載了濃重時代特色的傳奇者,充滿了悲情的悲劇性人物,甚至現在褚橙的成功也顯得悲壯。但當走近褚時健我才知道,對於自己人生起落的理解,褚時健比任何人都顯得平靜。 「改革嘛,都要付出代價。」這是2003年他給王石的回答。 10年後褚橙成功,我問他如何看待當年牢獄之災,他和夫人馬靜芬都說:「其實想起來,應該要感謝那段經歷。沒有那段經歷,就不會有今天。」他們語氣平靜,眼神篤定。我相信他們的真誠。

有幾個細節很有意思,我問他年輕時的愛好,他說:「拿魚(捉魚)。」馬靜芬說起褚時健1979年的工作調動。當時他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玉溪捲菸廠,一個是山區的礦場。褚時健非常希望去礦山,原因只有一個:那裡可以打獵。

而當我問到2002年從監獄裡出來,74歲高齡為什麼還要創業時,他給我的回答是:「找點事情做總是好的,閒著有什麼意思?」——他的褚橘子創業,和野心無關,和傳奇無關,只和他的人生習慣有關:做事,不閒著。

有人曾用麥克阿瑟將軍的一句名言形容褚時健:「老兵不死,他只是凋零。」其實,這話不準確,褚時健從來不曾,也不會凋零。

文/週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