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中,高俅被施耐庵描寫為最大的反派BOSS。
一個市井小混混出身,因為善於踢球得到端王賞識,搭上徽宗潛邸“舊臣”的末班車,最終在端王得登大寶後,也逐漸爬上國家國防部長的高位,最是能觸動讀書人的神經。
在《水滸傳》開篇,高俅透過精妙的設計陷害林沖,讓原本的「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大好前途毀於一旦。
觀眾讀罷,不免感嘆高俅心機歹毒,手段毒辣。
不光是林沖,高俅是宋江一伙的夢魘,120回結束,梁山108好漢被害的幾乎死絕,讀者合卷之後,除了感嘆宋江一伙的悲劇命運,對高俅也是恨的牙癢癢。
歷史上的高俅,真的那般歹毒嗎?真的有那麼壞嗎?
秘書出身
中國歷史上姦臣不少,但是像宋代末年那樣姦臣扎堆湧現的例子還是很少的。
藝術生徽宗的畫室搭檔蔡京、出身太監卻掌握國家禁軍的童貫....天馬行空的徽宗皇帝搞創作是天馬行空,就連用人治國都是如此,自己把自己國家玩沒了,也是少見的。
而相較之下,像我等好事之人搜羅高俅禍國殃民的證據,發現其跟上面兩位比,其實也不算什麼。
大抵還是高俅不學無術的一個小混混最終得居高位觸動了施耐庵的神經,再加上歷史上不多的記錄有創作空間,將其編排為十分妖孽無恥的《水滸》第一反派。
歷史上高俅確有其人,但關於這位高官的歷史記錄確很少,少到連其祖籍都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歷史評價也是十分模糊。這也給像施耐庵這樣的小說家以藝術發揮的空間,在《水滸民》裡將高俅、童貫、蔡京和楊戩四人列為禍國殃民的四大奸臣。
歷史上高俅與《水滸》中的描述還是有些差別的。
在《水滸》裡,蘇軔認為高俅是個幫閒浮浪的小混混出身,不喜歡高俅,在原著中——
小蘇學士出來見了高俅,看了來書。知道高俅原是幫閒浮浪的人,心下想道:我這裡如何安得他?不如做個人情,他去駙馬晉王府做個親隨;人都喚他做小王太尉,他便歡喜這樣的人。
但根據南宋人王明清《揮麈後錄》,高俅卻是蘇遼的小史(秘書),擅長抄寫工作。
在蘇遼牽涉黨爭被排擠外調地方做官時,特地安排自己的這位小秘書一個好去處,讓他跟著曾布,曾布是國家執政,高俅給他做秘書,將來前途肯定不會差。
試想,如果蘇軔不喜歡高俅,怎麼會為他安排這麼個頂級高官做蔭護。
可惜,曾布說自己秘書太多,給婉拒了。
後來,蘇軾又將高俅推薦給了駙馬王晉卿。
在《揮麈後錄》中,這樣記載,說高俅「草札頗工」,高俅寫毛筆字很好;在被蘇軔推薦給王晉卿,也就是《水滸》中的小王太尉後,說其「已自好文」,說明其寫文章有些功底,能「與晉卿善」,王晉卿可是與趙佶相交莫逆的,按照這位藝術生皇帝的脾性,沒點文墨你做不了這位皇帝的好友。
綜上所述,可以根據已有的史料推出,歷史上高俅是一個為人比較乖巧,高情商,很會討領導歡心,且書法文章俱佳的一個人。
再加上其高超的球技頗得徽宗皇帝的聖心,是個有雜學技藝在身的。
惡人沒有惡報?
最終,高俅憑著徽宗皇帝餵到嘴邊的「軍功」執掌國家軍權。
高俅不是個軍事家,他那些才能當個「詩待招」都夠嗆,讓其做國家國防部長實在是太荒唐,而且其本身是「有才無德」之人,有皇帝做靠山,當了高官只顧貪財營私,哪裡會治軍。
在《靖康要錄》這樣記載——
高俅……身總軍政,而侵奪軍營,以廣私第,多佔禁軍,以充力役。其所佔募,多是技藝工匠,既供私役,復借軍伴。軍人能出錢貼助軍匠者,與免校閱。凡私家修造磚瓦、泥土之類,盡出軍營諸軍。請給既不以時,而俅率斂又多,無以存活,往往別營他業。雖然禁軍,亦皆僦力取直以苟衣食,全廢校閱,曾不顧卹。夫出錢者既私令免教,無錢者又營生廢教,所以前日緩急之際,人不知兵,無一可用。朝廷不免屈已夷狄,實俅恃寵營私所致。
這高俅管理國家禁軍呢,侵占軍營的地皮用來建造自己的宅子,而且讓禁軍的將士為自己裝修房子。能夠花錢僱工匠的士兵,可以免除操練,沒錢的只能想法找別的營生賺錢。
實際上,當時宋朝的軍隊軍紀已經十分鬆弛,不是高俅一個人能給帶壞的,說朝廷的軍隊都是他帶壞,然後遭金人欺負,實在是背了一口黑鍋。
歷史上,高俅雖然沒有太多軍事才能,但是其能夠上位絕不是僅靠著踢足球,其為官弄權十分有手段。
高俅為奉迎皇帝好大喜功的心理,搞了一個聲勢浩大的軍隊爭標競賽。
據《東京夢華錄》記載:
橫列四彩舟,上有諸軍百戲,如大旗、獅豹、棹刀、蠻牌、神鬼、雜劇之類。又列兩船,皆樂部。
在爭標之前,搞了很多雜耍百戲,讓徽宗看了十分高興。
搜羅來搜羅去,高俅的奸臣行徑也就這些,跟同朝為官的蔡京、童貫相比,其惡劣程度遠不及這二位。
高俅和蔡京、童貫不是一黨,他有皇帝做靠山,沒必要跟朝中大臣勾連。
而且,歷史上圍剿宋江一伙的也不是他。
後來,徽宗南逃,高俅因為與童貫發生了矛盾,沒有跟隨南下,反而是返回了開封,最後病死在開封。
比較,徽宗集團的童貫等「六賊」逐個梟首,高俅的下場算是好的,雖說是運氣,也說明了一些問題。
綜合其一生,高俅算是個貪官,恃寵營私,至於說敗壞國家,他作為國家最高軍事長官之一,帶頭營私,造成禁軍武備鬆懈,導致金人大舉攻來,軍隊不戰而逃,確實要負一定的責任。
但高俅一生你要說有多大的過失,也是沒有的。
蔡京等人迫害蘇遼家屬,而受過蘇遼提攜的高俅則知恩圖報,對蘇家子弟幫扶有加。
高俅也沒有參與蔡京、童貫聯金滅遼的錯誤戰略決定,也沒有參與徵求方臘的戰爭。
時人對其評價也是大節無虧。
在《水滸》中被描述為「十惡不赦」的大壞蛋,實則是他僅憑著踢球就得居高位觸動了施耐庵這樣文人的神經;二來他確實在小節上有虧損,而且關於其的歷史記錄也不多,更容易藝術加工,發揮想像力。
施耐庵借高俅這一丑角集合當時朝廷奸臣的所有醜態,用以諷刺當時朝廷,塑造這樣的代表形象更容易讓讀者有代入感,“亂自上作”主題也更加明晰,朝廷這般,宋江一夥反叛朝廷也便情有可原,多了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