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鑷長女李星華簡介(晚年雙目失明,靠口述「寫」出父親被害細節)

2022-10-15李大鑷

引言

作為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大釗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而李大釗同志一生的奮鬥歷程,也成為備受世人崇敬的精神。 不幸的是,李大鑷同志最終為了革命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犧牲時年僅38歲。

李大鑷

長女李星華創作一書,回憶父親被害細節

李大釗去世多年後,長女李星華創作出了《回憶我的父親李大釗》、《十六年前的回憶》等著作,因當時16歲的她同父親一起被捕,因此她比其他人要更清楚父親遇害的具體細節。 李星華自幼很懂事,她學習刻苦,還經常幫助母親幹家務,因此她雖然年紀不大,但為人機警的很。

李大鑷

進了監獄10多天后,李星華在法庭上再次見到了父親。法官問李大釗:「她是不是家裡最大的孩子。」李星華沒等父親開口,立刻搶話回答:「我是他最大的孩子。」李大鑷明白,這是女兒不想連累在外求學的哥哥李葆華,才故意這麼說。於是,他順著女兒的話回答:「是,她是我最大的孩子。」

李大鑷

之後,李大釗又加了一句:「我的妻子只是個鄉下女子,孩子們也還小,她們不懂那麼多,我的事情跟她們沒關係。」說完,李大釗回頭看了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們。但李星華沒有想到,這竟然是父親與自己的最後一對視。

父親過世,母親昏倒,長女撐起整個家

第二天,李星華和母親還有弟弟妹妹就被釋放了,但李大釗卻慘遭殺害。 母親趙縫紉蘭得知此噩耗,兩眼一黑,直接昏倒在地。 在之後的幾天裡,趙縫紉蘭沉浸在悲痛中無法自拔,對於一名農村婦女來說,失去丈夫,等於失去了家裡的頂樑柱,這對趙縫紉蘭來說,無異於天塌了。

李大鑷

此時,懂事的李星華卻格外的理智。 父親沒了,母親身體不好,哥哥不在家,弟弟妹妹又還小,她必須得替父親撐起這個家。 但當時李家早已家徒四壁,連李大釗的棺材錢都是他的革命同伴一塊湊出來的。

之後,一家人被警察勒令離開北平。 李星華只好捨棄一切,跟母親一同回到了河北樂亭縣大黑坨村。 萬幸的是,哥哥李葆華得知父親犧牲的消息後,立刻藏匿起來。後又找機會去了日本留學,順利逃過一劫。

李大鑷

李星華這邊的情況卻不容樂觀。母親趙縫紉蘭回到老家後,整天以淚洗面,身體也每況愈下。李星華心疼母親,內心也告訴自己要堅強,不能倒下。 不過,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李星華想著和自己同齡的孩子都在上學,內心就委屈不已。

在父親友人的幫助下,重新擁有閱讀的機會

李星華的心思,身為母親的趙縫紉蘭自然不會看不出來。想到渴望閱讀的女兒,趙縫紉蘭決定求求別人,讓女兒能重新擁有上學的機會。 她將這封求助信寄給了周作人,周作人迅速將此事告知了自己在北大的朋友,於是李星華和妹妹被接到了北京,進入孔德學校的初中部和小學部學習。

李大鑷

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李星華在考上高中部後,開始勤工儉學,補貼家用。學習期間,她深入了解了當時的革命思想,毅然決然走上了父親的革命道路,成為了地下黨。 1933年,為避免家人遭迫害,李星華將母親接到了北京。但沒多久,母親就過世了。從此,22歲的李星華成為了弟弟妹妹的唯一依靠。

之後,李星華升入孔德學院社會科學系,又於1935年參加了「一二九」抗日救國運動。隔年,25歲的李星華同文學奇才賈芝結婚了。 婚後,她追隨丈夫去了陝北延安,並留在延安中學教書。

李大鑷

後半生奉獻教育,晚年雙目失明

當時,延安的生活條件很苦,更別提教學條件了。 沒有課本,李星華就親自編寫課本。沒有教室,她就找了一間土窯洞,改造成教室。沒有桌椅板凳,李星華就讓同學自己帶,或是自己做一些小馬札當椅子用。

雖然條件艱苦,但孩子們學習的熱情卻空前高漲。 李星華也毫無保留的將知識傳授給同學們,在面對一些基礎較差的同學時,她不厭其煩的花費大量的時間,給這些同學補課,加班到深夜都是常有的事。

李大鑷

而在艱難的教學過程中,她還抽空幫丈夫編輯並整理了一些著作,其中,一本《白族民間故事傳說集》曾被翻譯為日語,在日本十分暢銷。後來,李星華回到北京,在北京師大女附中教書。 她生活樸素,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教書育人上,還資助過不少生活有困難的學生。

但就這樣一位時刻為他人著想的女子,卻在那場特殊的風波中被殃及,因悲憤交加雙眼失明,其所著《回憶我的父親李大釗》一書還是她透過口述的方式整理完的。 1979年11月27日,這本書還未出版,李星華卻堅持不住,病逝於協和醫院,享年68歲。

李大鑷

她過世後不久,這本書就被出版了,可謂是完成了她人生中的最後一個心願。想必李星華在天有靈,會感到十分欣慰。 而對於李大鑷來說,他雖然犧牲了,卻“精神不死”,長女李星華完全傳承了父親的精神,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