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大廠裁員傳言不斷,Pico成為位元組跳動為數不多仍在擴張的業務。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趙東山
編輯|李薇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位元組跳動正在為旗下VR業務Pico大規模招兵買馬。
伺服器端開發工程師、人機工程專家、視覺感知演算法工程師、軟體測試、電池專家…打開位元組跳動招募官網,《中國企業家》發現,截至3月15日,Pico的招募崗位多達291個,分佈在北京、上海、青島等地區。
2021年8月,位元組跳動創辦人張一鳴斥資15億美元,收購了VR一體機廠商Pico,並在數月內完成內部整合。在網路大廠裁員傳聞不斷的當下,Pico成為位元組跳動內部少數仍在擴大的業務。
「Pico現在是難得的香餑餑,資源多,HC(Head Count,招募名額)多,錢多。」一位位元組跳動內部員工告訴《中國企業家》。位元組跳動新上任的CEO梁汝波對Pico業務也極為重視。
在公司管理層調動上,據《晚點LatePost》報道,繼西瓜視頻負責人任利鋒之後,抖音綜藝負責人宋秉華、抖音娛樂總監吳作敏均將轉崗至Pico。
《中國企業家》獲悉,2022年春節前後,位元組跳動內部還組織了一次Pico的內購,內購半價的優惠吸引了不少員工參與。位元組跳動給Pico的年銷售量定了個目標:超百萬台。
內在的熱情也傳導到了外在。在外界看來,2022年開年之後,位元組跳動佈局VR的節奏也明顯加快。
3月1日,在2022MWC(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高通宣布與位元組跳動合作,雙方將就硬體設備、軟體平台和開發者工具開發方面進行合作。據悉,此次合作主要針對XR(Extended Reality,擴展現實)技術開發,目標為發展全球XR生態。
值得關注的是,巨頭們也都在行動。同一天,蘋果申請的「臉部接合部和頭戴式XR顯示器」專利獲得授權;高通與多家XR軟硬體廠商也已達成合作,例如祖克柏的Meta Quest 2等VR頭顯正是採用高通XR專用晶片。高通總裁兼執行長Cristiano Amon(克里斯蒂亞諾·阿蒙)認為,「這(VR)是一個可能如同手機市場一樣巨大的機會」。
前有祖克柏探路,後有Pico做支撐。在巨額的資金投入背後,位元組跳動急需啟動招聘、管理、對外合作等各種大招,加大在硬體、遊戲、社交、以及多媒體內容等與元宇宙息息相關的各方面投入,以建立起完整的生態,為元宇宙蹚路。
團寵Pico
2021年8月,張一鳴斥資15億美元收購VR一體機廠商Pico的時候,很難不讓人想起2014年的場景。那一年,Facebook花了20億美元收購VR設備開發商Oculus,推出全新VR社群平台Horizon,並在2016年10月宣布投入5億美元扶持Oculus內容生態。
2021年10月,祖克柏將Facebook的名字改為Meta(取自Metaverse元宇宙),向外界展現了其入局元宇宙的決心。在此之前,祖克柏曾表示要在未來五年內將Facebook轉型成元宇宙公司。 Meta旗下VR一體機Oculus Quest 2於2020年上市,已售出超過1,000萬台。
相較之下,Pico是張一鳴在中國看到的希望。 Pico成立於2015年4月,已研發的產品包括Pico Neo 3VR一體機、Pico VR眼鏡以及Tracking Kit追蹤套件等。
同時,Pico與位元組跳動一樣,也是全球化程度非常高的公司,擁有超過300人的團隊,在東京、舊金山、巴塞隆納、京畿道設有分公司,香港設立辦公室,線下銷售管道涵蓋七大區域超過四十個國內城市。
此外,Pico的硬體生產能力與水準同樣讓外界羨慕,幾乎成為上一波VR浪潮中所剩不多熬過資本寒冬的企業。
來源:視覺中國
Pico創辦人周宏偉曾是歌爾股份高層,在歌爾股份工作了10年,主要負責青島的硬體研發團隊。目前歌爾股份既是Pico的股東,也是Pico的供應商,Pico所有產品的光學和硬體都由歌爾提供。更值得一提的是,歌爾股份同時也是Meta公司Oculus Quest系列主要代工廠。
在歌爾股份先前發布的2021年半年報中,還專門在財報中將VR板塊列了出來,歌爾股份對此解釋,「相比去年同期,主要是因為公司VR虛擬實境等產品銷售收入增長,盈利能力改善。
2021年5月,Pico發表新世代VR一體機Pico Neo 3,開賣24小時銷售額便破千萬元。據了解,Pico現已囊括349項已授權專利,範圍涵蓋影像、聲學、光學、硬體與結構設計、作業系統底層最佳化、空間定位與動作追蹤等VR核心技術領域。
「Pico確實是當前國內VR領域的希望,但是在設備體驗上,目前Pico的產品在硬體、系統、演算法、生態等方面與Oculus都仍有差距。此外,現在終端設備的銷售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由IP內容生態的影響和拉動,字節跳動的內容生態還在籌建期。
眾所周知,在智慧硬體領域,對晶片等重要器部件的主動話語權以及與供應商的合作緊密程度影響著硬體的品質。最新與高通的合作則意味著Pico有望提升其硬體設備的體驗。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IDC報告,2021年Pico在國內市佔率超過50%,排名第一。跟著走的是大朋VR、愛奇藝VR與HTC VIVE。但在全球,Oculus佔70%的市佔率。
建構內容生態
收購Pico只是位元組跳動佈局元宇宙的第一步,在硬體之外,使用者要購買VR等裝置更需要豐富的場景和內容。 這也是為什麼位元組跳動將西瓜影片負責人任利鋒、抖音綜藝負責人宋秉華、抖音娛樂總監吳作敏轉崗至Pico的重要原因。
雖然目前位元組跳動在影片內容製作方面還未建立明顯的優勢,但從管理層的調整能夠看出其建設與Pico匹配的內容生態的決心。
談到內容生態對元宇宙廠商的重要性,一位網路領域投資人向《中國企業家》分析:「縱觀當前元宇宙賽場的主要玩家,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類,三家互聯網公司,Meta(收購Oculus)、騰訊(收購黑鯊)和位元組跳動(收購Pico);第二類,三家遊戲機公司:任天堂(Switch)、索尼(PS)和微軟(Xbox+動視暴雪)。一體的營運能力,與遊戲機公司進行抗衡。
來源:視覺中國
2022年1月18日,微軟以68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遊戲公司動視暴雪,驚動了整個遊戲產業。在收購動視暴雪會議紀錄中,微軟CEO納德拉多次提到了元宇宙,例如「遊戲是當今所有平台娛樂中最具活力和令人興奮的類別,也將在元宇宙平台的發展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目前,微軟在硬體上已經推出了企業級MR頭顯HoloLens系列,為業界提供MR解決方案,並允許企業客製化。而消費級AR頭顯HoloLens 3,預計在未來2~3年問世。
如果回看祖克柏佈局元宇宙之路,或許對位元組跳動具備更多的參考性。
2021年12月,祖克柏發布了名為《地平線世界》的虛擬實境APP,一個有元宇宙意義的社群平台,用來讓用戶在其中創造內容與互動。在此之前,2021年8月,祖克柏也推出了遠距辦公軟體Horizon Workrooms,使用者可透過Oculus VR設備進入虛擬工作空間。
同時,祖克柏對內容生態的建構也給予了極大的重視。 2019年11月,Meta旗下的Oculus收購了VR音樂遊戲《節奏光劍》(Beat Saber)的開發商Beat Games。 2020年2月,Meta又收購了虛擬實境遊戲開發企業Sanzaru Games。在遊戲產業,《節奏光劍》對於當下VR設備的重要性,相當於當年《忍者切水果》之於當時的iPhone。
對內容生態的重視,正逐漸變成Meta明顯的優勢。
2021年第四季財報電話會議上,Meta內容負責人麥克‧維多(Mike Verdu)透露,自2019年Oculus Quest平台發布以來,Quest內容平台營收已超10億美元,超過120款遊戲在該平台創造了超過100萬美元的收入。
當然,Pico也並不是位元組跳動唯一的元宇宙佈局。早在2021年4月,位元組跳動就以1億元的價格投資了被喻為「中國版Roblox」的遊戲開發商代碼乾坤,其代表作品是《重啟世界》。
雖然字節跳動的遊戲業務始於2018年,但這兩年明顯加快了遊戲業務的佈局,先後投資了有愛互娛、止於至善、MYBO等眾多遊戲開發廠商。透過收購+自組的方式,位元組跳動迅速打造了自己的一支遊戲團隊,在內容發展上勢頭不容小覷;另一方面,依靠抖音火山版、西瓜視頻等遊戲推廣渠道,通過運營抖音話題詞等手段,位元組跳動代理發行了多款遊戲。
關於搭建軟硬體生態的決心,位元組跳動曾對外表示,收購Pico後將支持其在VR領域的長期投資,並吸收Pico的軟體、硬體以及人才和專業知識的優勢,並逐步深化在元宇宙領域的長期投資。 在資金方面,位元組跳動已融資10億美元用於元宇宙開發,在不斷升級的互聯網巨頭競爭中尋求自己的元宇宙平台。
未來市場前景
元宇宙的大熱,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這場戰場。
2022年初,根據36氪報道,騰訊擬收購遊戲手機公司黑鯊科技,收購後黑鯊整體將併入騰訊公司首席營運官任宇昕主導的事業群旗下。據悉,完成收購後,黑鯊科技將進行業務轉型,業務重點將從遊戲手機整體轉向VR設備。
從財報利潤來看,騰訊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遊戲公司,能否與黑鯊合作再做出足夠的硬體爆款,對於騰訊在元宇宙的佈局至關重要。畢竟,騰訊創始人馬化騰也曾對元宇宙的世界充滿期待。
2020年年底,馬化騰曾在騰訊出品的年度特刊《三觀》中寫道:「現在,一個令人興奮的機會正在到來,移動互聯網十年發展,即將迎來下一波升級,我們稱之為'全真互聯網'…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大門已經打開,無論是從虛到實,還是由實入虛,都在致力於幫助用戶實現更真實的體驗。是騰訊「下一個必須打贏的戰役」。
不過,現在並不是VR的第一波熱潮,早在2014年左右,國內網路就曾興起一波熱潮,但隨著之後的資本寒冬都硝煙散盡。
「2020年以前,VR/AR的軟硬體都還不夠成熟,例如硬體上給用戶帶來的眩暈感就是最大的問題,非常影響遊戲體驗。此外,平台非常有限,只有Steam、Oculus PC和VIVE三家獨大,甚至連可玩的應用程式也極少。
而如今,VR能藉助元宇宙捲土重來,是因為在2020年後,Pico、Side Quest、APP Lab和Oculus Quest相繼推出平台,同時開發商大力擴展應用程式項目,其中Steam有6000多個VR應用程式。
IDC數據顯示,全球VR設備出貨量正在加速,預計2021年~2025年全球VR頭顯出貨量將維持41%的年複合成長速度。預計2021年的出貨量將由2020年的670萬台提升到850萬台,2025年更是將達到2,860萬台。
此外,匯豐機構預計,2021年~2030年,VR/AR應用程式的結構將會發生巨大反轉,從以遊戲主導變為以社交占主導。 匯豐預計,2030年VR市場規模將達450億美元,社群網路VR應用將達302億美元,佔VR總需求的70%,遊戲應用將達到90億美元。
在網路經濟垂喪的背景下,元宇宙成為網路大廠爭相追逐的未來。在盛大的畫卷展開之前,位元組跳動們首先需要一張入場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