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字子龍,我們又稱趙子龍。三國時期的名將,與關羽、張飛並稱為「燕南三士」。跟隨劉備三十餘年,先後參加博望坡、長坂坡之戰和江南平定戰,也指揮過入川、漢水等戰役,均取得較好的戰果。此外在為人處世方面,皆展現了其仁義的一面,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家,在之後流傳中,一度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 /b},和之前的司馬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他的一生發生了什麼,又為何被讚為渾身是膽?
趙雲跟隨劉備以後,史書記載有2次護主的經歷,第一次就是趙子龍長坂坡七進七出,單騎救主。西元208年,曹操率兵南下荊州,劉表次子舉州投降後才通知的劉備,劉備無力抵抗,不戰而走,直到當陽境內的長板被曹朝追上,,混亂之中,劉備丟下妻兒,帶領將領倉皇逃串,也是在這裡,趙雲在長坂坡七進七出,最終保護幼主成功與劉備回合,此戰之後,劉備便任命趙雲為牙門將軍。
西元2011年,趙雲受命掌管內事,益州牧劉璋因抵抗曹朝勢力向劉備求援,劉備親率三萬大軍入益州,而孫權得知劉備西政益州以後,便派了大量的舟船慾接走孫夫人,孫夫人趁機將劉禪一並帶走,也是在這時,趙雲與張飛帶兵截住了東吳船隊,並成功奪回了劉禪,這即是歷史上的趙子龍攔江救主。
劉備入川與劉璋決裂以後,趙雲平定定江陽、鍵為兩郡,尤其完成了對成都的合圍。為劉備一統蜀地貢獻了自己一份力量。並且在攻下成都的時候,還引用霍去病的故事,勸諫劉備,應該將房子地產歸還百姓,以促進當地的民生,該建議被劉備採納。
西元218年,曹操率領大軍到漢中,趙雲率領幾十個騎兵前去攔截,趙雲利用騎兵優勢,多次突擊曹軍陣列。並且趁曹軍撤退之時,使用各種手段迫使曹軍陣型大亂,慌了陣腳,大挫曹軍,迫使準備了半年有餘的曹軍,到達漢中只有短短2個月的時間,就敗走了。
劉備曾評論趙雲: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毛主席點評《三國演義》到長坂坡的時候,認為“英雄趙雲”救“無用阿斗”,還不如不救。
西元229年,趙雲壽終正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