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西元1328年-西元1398年),明太祖,推翻元朝統治,建立明朝,開創」洪武之治」。從貧民到皇帝,朱元璋經歷了坎坷和曲折,一生傳奇。
珍珠翡翠白玉湯
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十分貧窮,從小在村子裡給地主放牛。有一年,當地大旱,隔年春天又發生嚴重的蝗災和瘟疫。不久家裡人死的死,逃生的逃生,朱元璋走投無路,去皇覺寺剃度為僧。可是飢荒嚴重,很快又被迫流浪乞討。
有一次,朱元璋連續三天沒有乞討到吃的,又餓又累,來到一個破廟前就暈倒過去。不知過了多久,住在廟裡的兩個要飯的回來了,看到倒在地上的人,摸了摸還有氣息,覺得還有救,趕緊抬了進去。
他們支起破瓦罐,點燃乾柴,把討要過來的一點剩米,幾片爛菜葉,和一些鑷豆腐,兌水熬了熬,給朱元璋餵了下去。朱元璋慢慢緩了過來,覺得從來沒吃過這麼美味的食物。問他們這是什麼,兩個要飯的笑了笑,想了想,打趣地說,這是珍珠翡翠白玉湯,比皇帝的御膳都好吃。
朱元璋陪著笑笑,深深地記下了這道湯,以致後來和眾大臣一起品嚐,可再也不是原來那個快要餓死時吃到的」美味」感覺了。
相濡以沫
朱元璋的結發妻子馬氏,陪朱元璋南徵北戰,悉心照顧,吃盡艱苦,又多次勸諫朱元璋儉省節約,勤政愛民。與朱元璋相濡以沫,感情甚深。朱元璋也只立了她這一位皇后,感念非常。
當年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其機智靈活,作戰勇敢,受到郭子興的賞識,將其養女馬氏嫁給朱元璋。有一次,郭子興受兒子蒙蔽,把朱元璋關起來,不給他飯吃,想除掉他。
妻子馬氏到廚房偷偷拿了剛烙好的燒餅,剛好碰到郭子興的夫人張氏,於是揣在懷裡,而燙傷了胸部哭了起來。張氏明曉原由,也不禁淚下,命人把燒餅送給朱元璋,又勸諫郭子興將其釋放。朱元璋後來得知,更加深愛自己的妻子。
在與陳友諒作戰時,有一次朱元璋被追擊而受重傷。妻子馬氏不顧一些,拼死背著朱元璋逃跑,兒子朱標看到將其畫了下來。後來朱元璋看到此畫,大哭一場,至愛至深,無以感謝。
後來,朱元璋登基,立刻為皇后。馬皇后不僅每天親自操辦朱元璋的膳食,照顧好各個嬪妃皇子,還以身作則,衣服洗了又洗,穿的很破了也不更換,親自紡織,裁做衣物 ,珍惜財物。又時常依據事理委婉勸阻朱元璋,其雖然性格剛烈,但也聽從皇后的正確勸諫,減免了很多人的刑罰。身為天家夫婦,其甚堪稱典範。
洪武之治
政治面 一方面,加強中央集權,經過胡惟庸案,藍玉案,前後共殺四萬人,廢除了丞相制度。一方面進行地方改革,防止地方權力過重。 打擊貪官,剝皮揎草。各地設立”皮場廟”,把貪官剝皮,填充稻草石灰,懸掛公堂旁邊,警示其他官員莫要重蹈覆轍,否則下場淒慘。
軍事方面 設立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相互制約,兵權集中到皇帝手上。設立軍屯,基本上實現了各地軍糧自給自足。
經濟方面 輕繇薄賦,鼓勵生產,興修水利。對於墾荒者,政府供給耕牛,農具和種子,並三年免繳稅收。進行洪武移民,合理分配人口土地,促進和民族融合,文明進步,推動了社會發展。
社會方面 洪武時期是中國古代社會福利最好的時期。不僅有免費的醫院,免費的養老院,免費的公墓,還實行”保障房”,讓無家可歸者居住。
朕以為,歷代賢君,莫如洪武。何也?數君德政,有善者,有未盡善者。至洪武所定條理章程,規劃週詳,朕所以謂歷代之君不及洪武也-順治帝
令子接荊
朱元璋從社會的最底層一步步艱難地爬山來,最清楚底層百姓的困難了,所以也知道怎樣才能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但建國初期,時局未穩,一些功臣的心思,朱元璋經歷了那麼多,比誰都清楚。而且,太子朱標十分仁慈,手段較軟。於是,除去那些潛在的危險和不穩定的因素,也勢在必然了。
當朱元璋想要殺掉宋濂的時候,太子朱標與其素有師生情分,請求免其一死。朱元璋嘆了口氣,他知道他的這位太子放在太平盛世,會是一位賢君聖主,可是在這亂世,過分的寬容和仁慈是不會被容得下的,只有把心變硬,比對方更加的心狠手辣,才能穩住大局,生存。
於是,朱元璋轉身折了一根荊條,讓太子拿著。太子看到都是刺,面露難色,回應沒辦法接。朱元璋用手一擼而下,把刺都去掉了,而手因此受傷,鮮血淋漓。朱標卻得以順利接過荊條。
朱元璋語重心長地告訴朱標,在亂世要當好皇帝,首先要除掉反對自己的勢力。自己現在所做的就是為了讓你順利登基,為日後的大局做好準備。而你宅心仁厚,是絕對鬥不過這些人的,還不如趁早現在就把他們除去,以免後患,造成國家大難,百姓遭殃。朱標聽了很受震動。
朱元璋雖然殘忍,但為了兒子,為了國家能夠更好地發展下去,他所做的這一切,雖然看似殘忍,但其實是用更小的代價,換取了以後的長治久安。
縱觀朱元璋一生,從貧民到皇帝,其經歷的太多了,不管從小生活艱苦,後來與妻子相濡以沫,再到登基做皇帝,開創”洪武之治”,再到除去隱患,為子為國考慮長遠,朱元璋的一生崎嶇坎坷,充滿了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