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開始我會用一系列影片來分享,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墨子的思想。說起我國古代的思想,大多數人可能認為儒家和道家是最有名的,但是實際上,在先秦時期,墨家和儒家一樣有名,當時就有「非儒家」是說法,甚至當時墨家的影響不亞於儒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與儒家並稱「顯學」。
什麼是顯學呢?是指在當時社會上處於主流的、熱門的學說。韓非子在《顯學》中說:“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可見當時儒家和墨家都是非常有影響力的“顯學」。
在介紹墨子的思想之前,我們還是照例簡單來了解一下墨子生平,墨子原名墨翟(mò dí),出生於公元前476年左右,早於孟子莊子,晚於老子和孔子,大概是在孔子過世之後才出生的。西元前476年這一年剛好是春秋戰國的分界線,墨子是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也有人說是魯國人或滕國人。和孔子一樣,墨子也是沒落貴族的後裔,其實也就是一個平民,他自稱是“鄙人”,被人稱為“布衣之士”,墨子也是“先秦七子”中唯一的農民出生的思想家。
墨子在年幼的時候做過牧童,學過木工,據說墨子製作守城器械的技術比魯班還要厲害。身為沒落的貴族後裔,墨子早年也受到不少文化教育,《史記》記載墨子曾做過宋國大夫,也和其他思想家一樣,週遊過列國並廣收門徒,他曾到過齊國、鄭國和衛國,累積了豐富的人生閱歷。他早年學習儒學,後來有公開反對儒學,並創立了墨家學派。和孔子一樣,墨子也是一位教育家,他也創辦了歷史上第一個設有文、理、軍、工等科的綜合性平民學校,這個學校培養了大批人才,史稱「弟子彌豐,充滿天下」。墨子的教育思想是“艱苦實踐、服從紀律”,並提出“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教育目的。
而墨子也是第一個公開反對儒家思想的人,那他們的爭論焦點是「仁義」和「兼愛」。雖然仁義和兼愛都是一種利他主義的思想。但墨家的「兼愛」層次似乎比儒家更高一些。墨家主張的「兼愛」是無差異,無等級的愛;而儒家主張的是有差異,有等級的愛,這是他們之間的根本分歧。
儒家思想認為,在《中庸》中孔子說“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儒家思想把對親人的仁愛放到首位。愛有親疏遠,這其實更符合我們的直覺,相較於鄰居家的小孩,我們肯定更愛自己的小孩。而墨家思想堅持愛別人和愛父母應當是同等的,墨家的「兼愛」和儒家「仁愛」相對立。所謂兼愛,包含平等與博愛的意思。
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友愛,「愛人若愛其身」,並認為社會上出現持強臨弱,嫌貧愛富的現象,是因天下人不相愛導致的。墨子反對戰爭追求和平,他認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所有人是生而平等的,要求「飢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
墨子不僅反對儒家思想,墨子還反對老子和莊子的道家思想,尤其對道德思想的“無中生有”提出了質疑,墨子認為,本來就不存在的“無”不會生“有”,本來就存在的,後來不存在的“有”,也不是從「無」而來的,墨子的思想有強烈的唯物主義色彩,墨子認為「有」是客觀存在的,關於物質屬性的問題,墨子認為如果沒有石頭,就不會知道石頭的堅硬和顏色,沒有日和火,就不會知道熱。也就是說,屬性不會離開物質客體而存在,而屬性是物質客體的客觀反映。人之所以能夠感知物質的屬性,是由於物質客體的客觀存在。
墨子思想也富有科學精神,被譽為我國古代的“科聖”,墨子對我國古代數學、物理學啟蒙都具有巨大貢獻,比如墨子首次提出了“力”的概念,他說:“力,刑(形)之所以奮也。使物體運動的原因,即使物體運動的作用叫做力,他的物理學的研究涉及到力學、光學、聲學等分支,給出了不少物理學概念的定義,並有不少重大的發現,總結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學定理。
墨子的思想主要體現在《墨子》這本書裡面,原書共71篇,現存僅53篇。 《墨子》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記載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分為:《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特別有邏輯學的價值。 《經上》、《經下》都是邏輯、道德、數學和自然科學的定義。 《經說上》、《經說下》是前兩篇定義的解釋。 《大取》、《小取》中討論了許多邏輯問題。這六篇有一個總的目的,就是透過邏輯方式,建立墨家的觀點,反駁名家的辯論。這六篇合在一起,通常叫做「墨經」。
墨家思想也是和西方哲學和科學最相似的思想流派,他在《墨經》就提出了,人都有認知的能力,但是僅有這種能力,還未必就有知識。要有知識,我們的認知能力也必須與認識的對象相接觸。知識是透過我們感官傳入的外界事物印象,在從內心體悟並加以解釋之後的產物,這種經驗主義認識論哲學思想,直到1000多年後英國哲學家培根才提出。
墨家依知識的來源將知識分為三類:來自親身體驗的知識、來自權威的知識、來自推論的知識。這種關於知識和科學的劃分,和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有點類似,不過墨子比亞里斯多德早了一、兩百年。亞里斯多德將科學分為三類:理論的科學,如數學、自然科學;實踐的科學,如倫理、政治、經濟學;創造的科學,如詩詞歌賦學。
後期的墨家也對包括儒家、道家和名家等進行了批判和辯論,尤其是對老子和莊子的言論進行了批判,在這些批判和辯論中,揭示了一些西方哲學中出現的邏輯悖論。墨家思想充滿邏輯思辨,創造出了一個自有的認知論和邏輯學體系,這是其他各家所不及的,甚至在實踐意義上遠遠超越了同時代的東西方哲學。
好了,今天我們從總體上介紹了墨子的生平和墨家思想概況,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將逐篇為大家分享墨家思想大作《墨子》的精華內容,請持續關注“小播讀書” ,我們下一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