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簡介及代表作品(蘇聯偉大作家-高爾基)

2023-01-11高爾基

高爾基

1868年3月28日蘇聯的郭沫若,高爾基同志出生文史公曰:列寧說:高爾基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文學的創始人之一,政治活動家,詩人。蘇聯文學評論家斯卡比切夫斯基評論: 高爾基小說的缺點是非常嚴重且異常醜陋的。他要不是完全不懂小說文學的創作技巧,就是蔑視這些技巧。

在史達林異乎尋常的隆重“禮遇”下,他終於在1931年回國定居,從此“痛改前非”,從“不合時宜”者轉變成為斯大林在意識形態方面重要的宣傳家。基於“補償式表忠心態”,高爾基此時在宣傳上特別高調。疾風暴雨的階級鬥爭到來了,高爾基成為輿論先行的不二人選。

高爾基

1930年11月,高爾基在《消息報》上發表文章《敵人不投降,就叫他滅亡》,為史達林1930年代即將開始的大鎮壓運動鳴鑼開道作輿論宣傳。這句話後來成為大鎮壓最具鼓動性的口號。對無數「人民的敵人」(許多是他過去的朋友)落井下石。血流成河的清洗高潮雖然在他死後,但那輿論的製造他無疑功不可沒。

高爾基

高爾基充滿革命激情和革命樂觀主義的作品,為中國廣大讀者所喜愛,教育和鼓舞我國人民為革命而奮鬥。

高爾基的作品從20世紀初開始陸續被介紹到中國,許多小說、劇本和論著都不僅有了中譯本,而且還被編選成單卷、多卷的《高爾基文集》出版。他的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觀點,對中國五四以後新文學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高爾基

高爾基於1868年3月28日出生在伏爾加河畔下諾夫戈羅德鎮的木匠家庭。 4歲時父親過世,他跟母親一起在外祖父家度過童年。 10歲那年,高爾基開始獨立謀生。他先後當學徒、搬運工、看門人、麵包工人等。這段期間也如飢似渴的讀書。

高爾基

1884年,他參加民粹黨小組,閱讀民粹黨人著作和馬克思的著作,積極投入革命活動。 1905年,高爾基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1906年,高爾基受列寧的委託,由芬蘭到美國進行革命活動,在美國出版長篇小說《母親》。後定居義大利卡布里島。

1913年,高爾基從義大利回國,從事無產階級文化組織工作,主持《真理報》的文藝專欄。 1917年十月革命後,伴隨著革命出現的混亂、破壞、無政府主義思潮及各種暴力事件,高爾基與列寧及新政權之間產生了矛盾。 1921年10月,由於疾病,也由於與布爾什維克政權的分歧,高爾基出國療養。

1928年,高爾基回到蘇聯,在史達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羅斯作了兩次長途旅行觀光後決定回國定居。回國後,在史達林的親自過問和安排下,高爾基不只在政治上得以重用,在生活上更得到超規格的優待,享受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同等特權待遇。

史達林在莫斯科市內為他提供了一幢花園式洋房,在莫斯科郊外和克里米亞為他建造了兩幢豪華別墅,供他避寒。更特別的是,為了方便高爾基前往克里米亞休假和出國採風,還為他準備了一節經過專門改裝的專用列車車廂,可以隨時掛上火車頭出發。 1928年回國後,高爾基在1929年至1933年都被允許去意大利繼續過冬,以避開蘇聯的嚴寒,隨行的還有兩名蘇聯醫生,負責在途中對他進行護理,全部費用由蘇聯政府“買單」。

在蘇聯,平時僅為高爾基一人服務的工作人員就多達30多人。然而,高爾基卻不那麼心安理得。他在豪華別墅中說:“那裡的主人不是我,而是莫斯科蘇維埃。”

史達林給予的特權還有:高爾基有什麼要求,可以直接告訴內政部長亞戈達,或是指示亞戈達,亞戈達必須滿足。也就是說,高爾基有根據自己的判斷調動和「指揮」內務部的權限。

根據史達林的命令,高爾基的故鄉、大工業城市下諾夫哥羅德更名為高爾基市,下諾夫哥羅德州也相應更名為高爾基州。幾乎所有城市的劇院也都更名為高爾基劇院。

1934年,高爾基主持召開蘇聯作家第一次代表大會,並擔任蘇聯作家協會第一任主席。回國後的高爾基作為蘇聯文化界的一面旗幟,為蘇維埃的革命文化建設做了許多工作。但1930年代蘇聯出現的種種問題又使他與史達林及現實政治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

高爾基

高爾基年輕時失戀,他曾開槍自殺,結果子彈沒打到心臟,卻射中了肺部,他的一葉肺片被自己打掉,而另一葉肺片也已被香煙熏得差不多了。所以呼吸困難。

1936年6月18日,68歲的高爾基因病去世。

一堆堆烏雲,像青色的火焰,在無底的大海上燃燒。大海抓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裡。這些閃電的影子,活像一條火蛇,在大海裡蜿蜒遊動,一晃就消失了。

高爾基

——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

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代表作品 《海燕》《母親》《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瑪克西姆·高爾基(Maxim Gorky,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姆維奇·別什可夫,前蘇聯作家、詩人、評論家、政論家、學者。

高爾基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