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7年2月8日下午四點多,隨著一聲沉悶的槍響,寫下《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首名詩的普希金倒在了血泊中。兩天后,因與人決鬥而傷勢過重的普希金離開了人世。
俄國詩人作家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於1799年6月6日,出生於莫斯科的一個家道中落的貴族地主家庭。
受能用俄文和法文寫詩的詩人父親的遺傳及影響,普希金8歲時就開始用法語模仿寫作詩歌和劇本;12歲上中學時,就和同學們一起創辦手抄刊物,並發表詩作。 1817年3月,18歲的普希金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詩集《亞歷山大‧普希金詩集》。此後,他越來越受詩壇的矚目。
1820年,他以詩體童話長詩《魯斯蘭和柳德米拉》轟動了俄國文壇,一掃古典主義的刻板和感傷主義的憂鬱,揭開了俄羅斯文學清新明朗的一頁。
除了寫詩,更鮮為人知的是,普希金還是一位美術家。在他的手稿中,常常夾雜著許多人物肖像、風景、奔馬和花卉等草圖和素描。
有著「俄羅斯詩歌的太陽」之稱的普希金可謂全球聞名,然而他的感情生活卻出奇得複雜,以致於為了自己的女人而不斷地借錢和與人決鬥,最終搭上了年輕的生命。
1819年,20歲的普希金認識了19歲的凱恩,並對她一見鍾情。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當時的凱恩已經是一位52歲將軍的妻子了。普希金對此很無奈,他只能默默祝福自己心愛的人。
隔年,普希金在親戚家作客時,又再次凱恩相遇。這一次,他們在一起度過了幾天美好的時光。分別時,普希金似乎知道此生與凱恩見面的機會不多了,就把自己為凱恩所作的詩《致凱恩》送到了她的手中。於是,世間就留下了燦若珠璣的名句:「有如曇花一現的幻影,有如純潔之美的精靈。」
幸好,這個時期的普希金還算是冷靜而穩重的,而凱恩也是純情善良的。他們知道各自的身分和處境,就一直恪守著內心的道德,沒有做出越雷池半步的事。
之後,普希金又遇到了一個令他狂熱的姑娘,也為她寫了一首名為《我曾經愛過你》的詩。這首詩無疑是他最為膾炙人口的愛情詩,詩中蘊含著純潔的愛戀,也體現了無私的情懷。
可是,儘管普希金十分想和這位名叫安娜·奧列尼娜的姑娘結婚,但他們並沒能走到一起。原因其實很簡單,由於姑娘的父親與沙皇走得很近,就極力反對自己的女兒與反派普希金交往,而普希金也因為姑娘的父親是親沙皇派而與他們一家漸行漸遠。
事實上,普希金在1825年被流放到南俄敖德薩時,也與當地總督發生了衝突。他的聞名於世的詩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就是在他被押送到父親的領地幽禁期間所作的。
1826年9月之前的一段時間,對普希金來說是最孤獨寂寞的一段人生。不過,雖然因被幽禁而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但就是在那樣的處境下,他沒有喪失希望和鬥志,也沒有間斷讀書和寫詩。普希金熱愛生活,執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正義必勝。
1828年,被赦免了的普希人在莫斯科上流社會的一個舞會上,與被稱為“俄羅斯第一美人”的娜塔莉亞·岡察洛娃初次相遇。她的驚世美貌強烈地震撼到了重獲自由的普希金,而普希金的詩人才華和氣質也同樣俘獲了娜塔莉來的少女心。經過三年的交往與追求,普希金與娜塔莉亞於1831年2月18日,在莫斯科舉行了婚禮。
然而,普希金與娜塔莉亞的結合似乎完全是個錯誤。夫妻倆的個性與志趣並不相投,普希金視詩歌如生命,而娜塔尼娜對詩歌毫無興趣。人人都羨慕普希金有著個貌如天仙般的妻子,但在這種虛榮的背後,普希金卻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娜塔莉亞與普希金先前喜歡的,學術世家出身的奧列尼娜根本無法相提並論。娜塔莉亞是個社交寵兒,她熱愛社交,熱衷於跳舞,因為崇尚奢靡的生活而揮霍無度。為了滿足娜塔莉亞的物質需求,普希金必須四處借錢,生活負擔越來越沉重。
可是,年輕的娜塔莉亞對普希金的艱辛根本不理解,也不心疼他的勞累,只是一味地過著奢靡的生活。而普希金雖然很無奈,卻從不指責她,反而盡全力去滿足她。
娜塔莉亞的確非常美貌,儘管她與普希金在婚後已經生育了4個孩子,可是因為她對社交的熱度沒有減退,反而更加頻繁了,以致於她那驚世的美貌令世間無數男子傾倒,這其中也包括了擁有至高無上權利的沙皇尼古拉一世。
垂涎娜塔莉亞美色的沙皇,邀請普希金夫婦參加宮廷舞會,不斷地邀請娜塔莉亞共舞,還把許多人渴慕而又不可及的更多好處給了普希金。不過,普希金發現了沙皇的不純潔動機後,憤怒了的他就託病不再赴沙皇的邀請。沙皇為此而深感惱火,娜塔莉亞卻在這時不知所所措了。膽小怕事的她擔心與沙皇作對,會為丈夫帶來災難。但沙皇畢竟是沙皇,他有的是辦法。
1837年,垂涎娜塔莉亞美色的沙皇精心策劃一場陰謀,於是一個名叫丹特士的浪蕩公子出現了。
男爵丹特士風流倜儻,聰明過人,向來以能博得女人的歡心為榮。在沙皇的授意下,丹特士在舞會、劇院等各種公開場合開始向娜塔莉亞獻殷勤,後來還隨時在一切公共社交場所向這位美人訴衷腸,惹得整個社交界議論紛紛。
然而,丹特士並沒有就此罷休,賊心不死的他,精心策劃了一場舞會,邀請了許多名流來參加。等到娜塔莉亞出現在舞會現場時,丹特士忽然跑到娜塔莉亞面前,跪倒在了她的腳下,並用槍指著自己的腦袋,大呼如果得不到娜塔莉亞就當場自殺。
娜塔莉亞嚇壞了,趁著人群的唏噓混亂逃走了。因為擔心普希金憤怒而找丹特士拼命,娜塔莉亞並沒有把這件事告訴自己的丈夫。誰知,丹特士的女人卻添油加醋地四處傳播。
就在當晚,普希金收到了一封匿名信,稱他的妻子娜塔莉亞在一個朋友家中與丹特士私會。普希金對這樣的挑釁早已不想忍,也不能忍了,他決定捍衛自己與妻子的名譽。隨即就向丹特士發起了挑戰,要以決鬥的方式盡快結束這場陰謀。否則,他絕不會罷甘休。
1837年2月8日下午4點多,在彼得堡近郊「黑溪」的一片開闊林間空地,詩人普希金與丹特士在各自的證人陪同下,持槍見面了。
在開始決鬥前,兩邊的證人讓他們以抽籤的方式確定了開槍的先後順序。這次對普希金來說很不幸,他的對手丹特士獲得了優先開槍權。
在公證人的監督下,隨著發令聲落地,普希金和丹特士都轉過身來。只聽「砰砰」兩聲槍響,丹特士率先開槍了,而且是連續扣動了板機。丹特士的第一槍打偏了,但第二顆子彈擊碎了普希金前胸的銅扣之後進入了他的身體,洞穿了普希金的腹部。
普希金先是躺倒在地,然後艱難地坐了起來。全身顫抖的他,在公證人發令後打出了他的第一槍,丹特士應聲倒地。
天真又自負的普希金以為丹特士死了,就宣布放棄開第二槍。但事實並非如此,丹特士只是被普希金射出的子彈打中了胳膊,狡猾的他卻立即躺倒裝死。
公證人宣布決鬥結束後,丹特士從地上爬了起來,普希金看了,趕緊要求補開第二槍,卻被公證人嚴厲地拒絕了。
身負重傷的普希金被人抬回了家,妻子娜塔莉亞聞聲撲倒在地,跪在普希金的身邊哭喊著:“普希金,普希金,你活著嗎?”
普希金強忍著身體上的疼痛和內心的痛苦,與娜塔莉亞和孩子們告別,他安慰妻子不必悲傷,說:「我死後,你就住到鄉下去吧!設法讓他們忘掉你吧。
兩天后,這位被稱為「俄羅斯詩歌的太陽」的詩人隕落了,普希金以他獨有的方式結束了年僅38歲的生命。
有人說,普希金本就是一個好鬥的人,決鬥是他喜歡的事。從青年時代開始,普希金總是希望用劍來解決糾紛,而其中的大多數決鬥的起因都是微不足道的。普希金短暫的一生中與人決鬥了20餘次,他因為決鬥而死不足為奇,是人生的必然。
普希金死後,娜塔莉亞獨自帶著孩子離群索居,直到7年後的1844年,才嫁給蘭斯科伊將軍,他們共同把普希金的4個孩子全部撫養成人。 1863年11月26日娜塔莉亞因肺炎病故,終年51歲。
—更多精彩,@爾文暢讀—